编者按:12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新发展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即日起,昆明信息港将对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自贸区昆明片区主要领导就如何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尽快转化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全会精神转变为具体工作措施,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进行访谈。
富民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磊 昆明日报记者黄晓松/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段佳琪 “‘十四五”’时期,富民县将推进‘融城发展’战略,着力做好卫星城、绿色发展、休闲康养文章,聚力打造4个示范区,全力塑造昆明近郊消费中心和螳川花园城市品牌……”12月19日,富民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磊参加访谈,针对富民县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十四五”时期全县的发展规划进行介绍。
“十四五”时期,富民县将紧紧围绕“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的核心定位,按照“1342”的发展思路,积极服务和融入主城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好新时代富民新篇章。
首先重点推进1大战略。坚定不移推进“融城发展”战略。强化富民与主城的规划衔接、功能对接、产业承接,积极构建全方位融入主城发展格局的县域城镇体系、基础配套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努力把富民打造成充满现代文明气息,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其次着力做好3篇文章。做好卫星城文章。按照融入主城、服务主城的发展定位,推进山、水、田、园、城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做好绿色发展文章。把绿色作为底色,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造富民“绿肺”和昆明“最美后花园”。做好休闲康养文章。以康养旅游为突破,以产业融合为动力,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康养+”战略行动,全力打造近郊休闲康养目的地。同时,聚力打造4个示范区。以提升县城承载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富民承接主城人口转移、功能拓展的能力,把富民打造成为服务主城发展区。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做精特色产业,把富民建设成为立足昆明、服务周边、辐射攀枝花的绿色消费引领区。对标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标准,深挖螳螂川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美丽县城典范区。以高原云果产业园建设为依托,以壮大特色农业、做强农旅经济为重点,积极培育智慧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把富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此外,全力塑造2个品牌。围绕昆明主城区产业配套需求,重点发展休闲健康、新能源、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绿色产品消费、体验消费、休闲旅游消费,塑造“昆明近郊消费中心”品牌。对标“世界春城花都”品牌要求,高标准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加大螳螂川水环境治理及景观提升,积极培育发展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服务业,打造滨河景观带、经济带,塑造“螳川花园城市”品牌。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年,富民县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拼搏、埋头苦干,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聚力产业培育,加快转型升级,全力保障经济稳健运行。主动适应国内大循环发展需求,推进富民产业逐步形成“稳二增三”新布局。加快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特色云果产业+智慧”产业大脑项目建设。主动融入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发展战略,聚焦生物医药、养生养老、健康文化等领域,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项目。打好螳川滨河美景、富民特色餐饮牌,打造更具烟火气息、富民味道的螳川滨河休闲美食街区。牢牢把握“绿色化、新型化”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构建以新材料为主,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绿色高效新型工业体系。
其次,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扭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资源优化重组,有效提升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借智借力”加快推进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稳步提高“一网通办”服务水平,以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各类企业放心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做大做强。
同时,加强城乡统筹,强化基础建设,积极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着力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全方位拉近与主城、滇中城市的“空间距离”。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提升县城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继续加快“美丽县城”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构建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每个镇(街道)重点打造1个以上乡村振兴典范。加快云南森林食品开发产业园建设, 做大做强做精蔬果花卉等特色产业,探索打造富民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第四是坚持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构建高效生态环境屏障。大力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持续开展绿色细胞创建行动,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继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螳螂川富民大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Ⅴ类标准。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确保全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坚持绿色、有机的目标,大力实施耕地土壤改良和污染防治。
此外,强化民生保障,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让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度有温度。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卫生应急救援核心能力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度挖掘富民民族民间文化,打造富民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富民”。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生产”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综治视联网平台、智能感知网络、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推动数字富民建设取得新突破。
最后,聚焦提神振气,浓厚干事氛围,打造引领发展的过硬队伍。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思想政治、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全面发力。抓好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和村(社区)“两委”换届,提前谋划好2022年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统筹配备好干部,努力锻造一支堪当高质量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