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116.7亿元,增长2.1%,财政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74亿元,增长3%,财政总支出同样超过8000亿元。”云南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杨昆,1月27日在云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这样介绍。
杨昆。赵嘉/摄
安排疫情防控防治资金126.2亿元
杨昆说,2020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保障和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复工复产和经济稳定增长;精准聚焦发力,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牢牢兜住基层“三保”底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化财税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全面落实了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
去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全力做好抗疫资金保障并第一时间拨付到位,共安排疫情防控防治资金126.2亿元,省级财政全部兜底承担患者救治费用中央财政保障外的40%。同时,及早谋划并统筹安排60亿元,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建设等行业。率先出台疫情防控防治资金管理指导意见,支持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稳产达产、保供增供,建立疫情防控物资政府采购“绿色通道”, 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关爱一线医务人员、抗疫表彰等政策。
全省各级财政筹措就业补助资金36.8亿元,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系统招聘3.9万人,进一步促进和扩大就业。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7.3亿元,惠及3384.2万人次;筹措125.7亿元,全面落实城乡居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各项政策。1-11月累计减税降费386.7亿元,其中,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减税降费242.3亿元,小微企业更多享受到政策红利。安排38.8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储备;安排10亿元,落实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保稳提质,统筹安排30亿元,支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统筹安排78.2亿元,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创新型云南建设。加大力度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转,将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和参照直达管理等1077.5亿元资金“一竿子插到底”,下达进度居全国前列。省对下转移支付3500亿元,增长7.6%,高于全省增幅4.6个百分点。
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杨昆说,全省还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0.6亿元,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整合资金351.6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全省筹措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8.6亿元,安排就业、教育、健康、农村危房改造等扶贫资金333.7亿元,省级财政兜底解决挂牌督战县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硬缺口,加大资金和政策倾斜,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筹措安排414.7亿元支持打好“三大保卫战”“八个标志性战役”以及森林云南、特色小镇、美丽县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力度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每年安排36亿元以上用于保护治理。发行再融资债券541.4亿元,有效减轻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争取新增政府债券限额1811亿元,增长95.8%,加大力度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民生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去年全省民生支出达5151.3亿元,占比73.9%。其中,全省教育支出1162亿元,支持各类、各级教育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同时,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2020年至2022年,新增投入近200亿元,重点支持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实现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16连涨。落实政法经费保障“三优先”机制支持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安排207亿元保障平安云南建设。安排37亿元全面推进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8万户。安排19.9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6.5亿元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和厕所革命
杨昆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去年还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增加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全省农林水支出1110亿元,增长19.5%。累计为农业经营主体担保4万户。安排36.5亿元大力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安排8亿元保障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落实。省对下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安排贫困地区财力补助632.4亿元,增长27.9%。
全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车购税补助、抗疫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等超2211亿元,增长96%。省级安排预算内基建投资48亿元,增长20%。多渠道筹措安排945.7亿元,支持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建设。统筹安排261亿元,支持铁路、航空、水运交通建设和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以及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提高水利建设融资能力。
专项安排10亿元支持COP15筹备工作
杨昆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40.4亿元,从资金投入、税费政策、财政体制创新、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资支持等方面,加大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口岸建设等方面支持。统筹安排17亿元,全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和边(跨)合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加快发展,推动形成一批新的外贸增长极。专项安排10亿元,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筹备。
此外,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还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省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平均压减比例达50%以上,“三公”经费预算下降6.5%,云南财政管理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进入财政部第一批试点,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获“优秀”等次。(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