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倾情助力脱贫攻坚
丽江日报    03-17 10:47:45

光华傈僳族阔时节 (永胜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永胜县光华乡新生村委会文峰村小组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挂钩扶贫点,该村建档立卡户165户。2016年至2020年连续5年,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选派了5名驻村工作队员,其中1人任永胜县驻村扶贫工作副总队长;在学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共投入扶贫资金460余万元。学校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开展了党建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消费扶贫等,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凸显了高校扶贫工作特点。

——加强经费保障,加大各项投入

学校积极落实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和经费保障,每年每名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费2万元,共划拨50万元。2018年开始按照省委文件,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每年划拨1万元工作经费,现已连续划拨3年,共计3万元。2018年开始,在发放规定生活补贴外,学校还单独给驻村工作队员每人每月500元奖励性绩效工资,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学校投资修建“光明路”和一座标准4个蹲位的公共厕所,投入资金20.8238万元。2017年,为光华乡光明小学搭建钢屋架彩钢瓦雨棚,安装水塔,为学生宿舍加装纱窗,投入资金4.414万元。2017年,为新生村委会修建了一条水泥道路,投入资金20万元。2018年,为光明村委会小村和寨子村修缮吊桥,为中村修缮拦河坝,投入资金15.1094万元。2018年,为光明村委会10户贫困户住房修缮,投入资金8.8235万元。2019年,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新农村,为寨子村和小村建设垃圾池、垃圾焚烧炉、环境绿化、购买活动场所桌凳、民族文化设计及墙绘等,投入资金18.945万元。2020年,为光明村小村路面进行硬化,投入资金8.3862万元。

教育扶贫。2016年,资助110名学生,投入资金7.92万元。2017年,资助109名学生,投入资金7.5万元。2018年,资助124名学生,投入资金9.2万元。2019年,资助100名学生,投入资金7.52万元。2018年,组织50名永胜县建档立卡户初中生到北京开展了“北京圆梦冬令营活动”,投入资金28.3万元。2018年,为光明小学购买图书、课桌椅、四件套行李等物品,投入资金10.16万元。2019年,组织光明小学25名建档立卡户学生开展“暑假丽江游学活动”,投入资金1.3104万元。2019年,10名光华乡中小学教师免费到学校脱产培训1个学期,折算投入资金4.2万元。2019年,选派16名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永胜县中小学顶岗实习,投入资金0.27万元。2020年,9名光华乡中小学教师免费到学校脱产培训1个学期,折算投入资金3.78万元。2020年,选派24名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永胜县中小学顶岗实习,投入资金0.28万元。

产业扶贫。2016年至2018年,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投入资金115.25万元。2017,为姜家村购置了一台价值2万元的联合收割机。

消费扶贫。2020年,用福利费向贫困户购买8840斤沃柑,花费4.42万元,解决建档立卡户因疫情农产品滞销问题。

就业扶贫。2020年,在光明村设立公益性岗位16个,帮助村民就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投入资金11.88万元。2018年,招聘1名建档立卡户子女为学校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助困帮扶。2018年,为光明村委会2户特殊困难家庭各帮扶1万元,投入资金2万元。2018年,驻村工作队用工作经费和第一书记经费开展慰问和帮扶等,投入资金8.286万元。

5年来,学校共投入扶贫资金460余万元。目前,光明村建档立卡户已实现全面脱贫。

——依托项目,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为突出精准发力,实现精准到户,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内生动力,在多次调研和走访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村小组、家庭为单位的项目扶贫。一是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种植和养殖等项目,2016年为扶贫点137户贫困户,2017年为扶贫点150户贫困户,2018年为扶贫点175户贫困户,共计462户,每户资助2500元帮扶资金,验收合格后拨付。二是2017年,学校为扶贫点光明村委会姜家村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用于贫困村民收割水稻。

——积极策划开展文艺活动,丰富贫困地区文化内容

2017年5月,由光华乡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光华乡党委、政府联合举办的《走在脱贫攻坚的大路上》文艺演出在光华乡中心校举行,学校送文化下乡,宣传党的脱贫政策。2018年8月,选派了师生文艺表演队积极参加永胜县第二届软籽石榴节,营造良好的文化宣传氛围,促进永胜县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为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打造美丽新农村,为寨子村和小村建设垃圾池、垃圾焚烧炉、环境绿化、购买活动场所桌凳、民族文化设计及墙绘等;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优势,结合村组实际,为光明村制订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张贴到户,作为典型经验被永胜县委宣传部推广。

——主动解决农产品滞销

学校鼓励贫困户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发展养殖和种植项目,在多次调研中,先后确定蜂蜜、沃柑、软籽石榴等消费扶贫项目。2020年,由学校党委书记张祖武、校长毕天云带队到永胜县光华乡光明村开展脱贫攻坚“一户一策”方案分析研判,根据调研了解到建档立卡户由于受疫情影响,大量沃柑滞销的实际情况,现场决定由学校工会负责协调购买建档立卡户滞销的沃柑。于2020年4月完成了第一次消费扶贫项目,从建档立卡户手中购买了8840斤沃柑分发给学校教职工,每人20斤。此后,帮扶干部积极通过各种关系,主动为农产品滞销的建档立卡户销售农产品。

——积极开展助困帮扶

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主动了解贫困实际生活情况,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困难,增进与贫困群众感情。2018年,为光明村委会寨子村因大火致房屋烧毁的子贵平以及小村长期生病的何天贵家,每户帮扶1万元。驻村工作队用工作经费和第一书记经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为大病重病和生活困难群众21人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元旦春节慰问80岁以上老人、生活困难党员、村小组长共42人,发放慰问金;为光明村6户无电视机农户购买6台电视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2处。2020年4月起,学校在光明村设立保洁、护路等公益性岗位16个,帮助村民就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根据岗位情况,按月进行考核后,每人每月发放400元—1200元不等的工资,及时为村民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

编辑:朱俊杰(实习)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