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山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在地处怒江畔的龙陵县勐糯镇监测到灰鹤觅食的“身影”。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连续3年现身龙陵县。
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分别于2020年11月初、2021年11月底和2022年1月初,在龙陵县境内的龙新、镇安、勐糯等乡镇监测到灰鹤活动的“踪影”,最多时达200余只。
灰鹤属大型涉禽,喜欢选择食物丰富的湖泊、河滩、沼泽地草地及农田地带等区域作为歇息地或越冬地。灰鹤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全球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三条经过中国,而龙陵县正好处于中亚至印度和东亚至澳大利亚两条迁徙路线的交叉重合区域范围内,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裕的食源,成为了灰鹤等候鸟迁徙的驿站。”西南林学院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艾怀森说,灰鹤的频频现身,对今后研究候鸟的迁徙路线和迁徙规律很有帮助。
近年来,龙陵县加大了生态脆弱区域的修复和保护力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26.9%提升到现在的73.6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17年的78.75增至现在的81.39%。
“目前龙陵县野生鸟类种类已增至303种,占全省鸟类总数958种的31.6%。在野生鸟类种中,有冠斑犀鸟、黑鹳、彩鹮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有白腹锦鸡、凤头鹰、黄冠啄木鸟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7种。”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冯思勤表示,龙陵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灰鹤、鸳鸯、钳嘴鹳等珍稀鸟类的“驿站”或栖息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