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是提升产业链与价值链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加快推动我省工业设计与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工业设计能力与水平。《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将力争构建1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或公共服务平台;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建成2家及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提高工业设计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创建工业设计企业
引导企业重视设计创新,加大设计投入,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实施意见》提出,要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设立独立核算的工业设计中心或设计院,加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和支持力度,支持申报国家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设计中心在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升设计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
加强与国家和省外优秀工业设计组织合作,引导制造企业与设计单位加强在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创意设计、生产工艺、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环节的对接与合作。引导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对接合作,大力推广“设计+科技”“设计+工业文化”、“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服务”等新业态发展;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智能控制等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网络设计和智能设计。
此外,还要强化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建设校内外设计实验和实训基地,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工业设计大赛,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视野的设计人才。积极推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系列化,多形式的设计培训和国际交流,引进海内外高端设计人才。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要围绕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及节材节能、新材料使用等重点环节,创新设计;充分运用仿真设计,通过物料供应和生产流程再造,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系统集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技术,在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和品牌推广等环节创新设计元素;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汽车智能化、个性化设计。
生物医药产业要力争形成一批市场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的产品与品牌;推动医药工业与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和细胞工程、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深度融合,;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接壤国家基于民族多样性的医药产品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创新设计理念,整合教育、商务、娱乐等相关领域的商业模式与服务内容,力争形成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与高端产品。节能环保产业要力争形成一批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绿色低碳的设计产品;运用设计工具,开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装备和产品。
在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方面,有色金属产业要开展规模化多批量的个性需求设计制造,提升产品价值链;鼓励有色金属龙头企业扩展上下游产业链,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设计建设为全产业链服务的供应链管理平台。烟草产业要发展雪茄、异型烟、低焦油烟、新型烟草制品等产品;设计打造品牌形象定位清晰、市场布局重点突出、风格特征突出鲜明、错位互补进位升级的优势品牌集群。
绿色食品产业要鼓励设计与文化创意融合,力争形成一批具有特色文化创意、市场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的产品与品牌。消费品产业要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原创设计,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创意设计赋能,打造一批精致伴手礼产品和品牌;提升木雕、玉雕、陶瓷、民族刺绣等产品设计水平,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实施意见》还提出,鼓励支持创建和提升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项目,支持制造企业工业设计成果转化项目和购买工业设计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设计企业上市融资。适时举办省级工业设计大赛,鼓励企业、高校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奖评比活动,调动企业与设计师积极性。同时,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鼓励企业和个人就工业设计申请专利等;加大惩戒力度,严厉打击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等违法行为。(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