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莹 3月13日,云南省第3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在昆明某医院顺利完成。“80后”的外科医生刘医生历经近6小时,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受助患者是一名36岁的女性,刘医生的捐赠的造血干细胞不仅为患者送去新生,更可能是挽救了一位孩子的母亲、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今年41岁的刘医生是贵州遵义人,现在昆明工作。“我是2015年12月12日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库的。”对于自己入库成为志愿者的日期,刘医生记得非常清楚。原因在于,与大部分人无偿献血采样时“顺便”加入骨髓库不同,刘医生是“专程”去到指定的医院,与爱人一起完成身体检查、抽血采样等环节,双双入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
“我和妻子都是医生,当时工作中认识了一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给我们讲了很多造血干细胞捐赠中的感人故事。作为医生,我们清楚造血干细胞对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但那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更坚定了我们成为造干捐献志愿者的决心。”
顺利完成采集后,刘医生及妻子与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去年9月,刘医生接到云南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时,他又意外又高兴,毫不犹豫同意了捐献。他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几乎是一百万分一的几率,感觉就像中奖一样。”回想起当时的心情,躺在病床上正在捐献的刘医生仍难掩激动。
为准备此次捐献,刘医生提前几天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有几台手术也推迟了。完成捐献后,他顾不上多休息几天,而是要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用知识、用手术刀挽救患者生命是我的天职;但面对病魔我们也有感到无力的时候。”刘医生说,“这次不用手术刀,而是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去挽救一条生命,对我来说也是弥足宝贵的经历。希望那位陌生的患者能够尽快痊愈,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近年来,云南造血干细胞捐赠配型成功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出入库质量提高、流失率降低的良好态势。”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对于急需造血干细胞治病的血液病患者来说,每多一个志愿者加入,获得匹配的机会就会增加一些,也会多一分重生的希望。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来,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