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绽放”丘北普者黑湖
文山新闻网    05-04 15:26:45

近日,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村民无意间发现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生物,并拍摄记录下了这种小生物的生活画面。

此次村民发现并拍摄到淡水水母的地方在普者黑湖一个叫银苑桥的自然水域附近。夜间,“小精灵”们三五成群地在普者黑清澈的湖水中遨游,在电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鲜艳,它们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又“羞涩”地躲到水草后面,看上去显得十分地悠然自得、甚是可爱。

拍摄该视频的普者黑村村民李跃龙说:“从小生活在普者黑这个地方,以前从未见过,希望所有人都来保护这里的湖水,保护这种小生物”。

丘北县农科局高级农艺师杨洪福表示:“可以确定,这就是桃花水母,这种水生生物对水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小科普:

桃花水母(学名:Craspedacusta),身体较小,体径约15毫米,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桃花水母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稀有动物,又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出现时间一般较短,难于发现、观测。古籍中称之为“桃花鱼”。

“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这是《古今图书集成》中对于桃花水母的生动描写。

资料图

桃花水母的一生需要经过水螅世代和水母世代。相比极其脆弱的水母世代,水螅世代的桃花水母生命力顽强,可以忍耐酷暑寒冬甚至长时间的干旱等严苛环境。只有当环境适宜时(温度合适、水质极佳等),水螅体才会以出芽生殖的方式产生水母体。水母体的出现正是普者黑湖水质极佳的最好佐证。

桃花水母,用它们灵巧的跃动,证明了普者黑湖水生态治理的成效。

近年来,丘北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建立起普者黑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扎实做好普者黑湖及其入湖河流的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保证普者黑湖水质,丘北县对流域内重点入湖河流入湖口规划实施入湖湿地建设1128.24亩。先后编制了《丘北县普者黑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2021-2035年)》《丘北县普者黑湖“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 年)》和《云南省文山州普者黑湖保护红线及保护黄线“两线”划定方案》,从外向内进行综合治理与保护。实施普者黑、白脸山等51个村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并对流域内主要入湖河流入湖口实施入湖湿地保护建设项目。2022年,普者黑湖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比2021年提高1个类别,为近六年最好。(丘北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宏映)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