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入选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出圈的昆明旅游如何续火?
昆明信息港    06-27 18:32:19

6月26日上午,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举行。会上发布了《全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2023年全国避暑旅游城市研究报告》《消夏避暑夜游报告》等多项专题报告。会上还公布了“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名单,其中,昆明上榜。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又有怡人的气候加持,来昆明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的不二之选。

端午假期结束,全国多地晴热高温模式开启。中央气象台6月25日06时发布高温黄色预警,9省区市将现35℃以上高温,内蒙古局地可达40℃。北京、天津地区的网友纷纷表示“热的人想报警”“感觉在炼丹炉里一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昆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16°C-24°C。一边是酷暑高温,一边是旅游旺季,也难怪昆明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又“火”出了圈。

“清凉牌”是昆明、云南旅游的一张好牌,但这张牌并非云南独有。青岛、大连、贵阳等城市在夏天也拥有较长时间的清凉体验,再加上各个城市的商业、旅游和人文历史资源各有不同,在暑期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中,云南的城市有一定优势,但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一些瓶颈也亟待解决。

其一,完善部分地区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等“硬件”配套建设。这不仅是避暑游需要补齐的短板,也是整个旅游业必须首先发力的地方。景区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高海拔地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露营避暑,但同样因为交通不便阻挡了一些游客的脚步。像《去有风的地方》里所演,大理的某个村子一夜爆火,却因承载能力有限导致了接客率不高。昆明的一些网红景点可以通过升级打造周围民宿、增加观景点停车位等提质计划,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其二,丰富部分景区景点业态。目前一些避暑旅游景区主要还是打“清凉牌”,消费项目同质化,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秉持依托农旅融合优势,打造田园综合体,拓展游玩项目的思路,昆明文旅部门可将滇池绿道、美丽乡村、湿地公园串联起来,让游客除了玩水避暑,还可以在山水间露营,在古镇参与音乐节,多种业态融合提升游玩体验。

其三,提升部分地区接待服务、业态嫁接等“软件”能力。景区景点服务是否智能化、个性化,能不能体验到更多增值服务,避免避暑游成为“过路游”、降低季节性影响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可以打造一批像“读书铺”一样的景区式服务区,集商业中心、滇食坊美食城、国际卡丁车、儿童娱乐区、滇花生态空间、彩云鲜生等多个项目于一体,为游客在旅途中享受增值服务,成为云南全域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景区景点可嫁接康养、运动等业态,探索多领域跨界融合,还可通过无人机拍摄等方式提前预判游客量变化趋势,进行灵活调价、推出优惠方案等,从而“削峰填谷”实现收益最大化。

其四,加大宣传力度。在这个“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有力的宣传也将助推昆明擦亮城市名片,互联网时代,可利用旅游APP、网红主播推广等方式,为云南旅游再添一把火。

这个端午假期,昆明凭借凉爽的天气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又“火”了一把,旅游订单量增长74%,还上榜了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不少游客甚至把昆明当作了出游首选目的地。暑期如何接续这把“火”?无论是景区开发、景点打造,还是交通、住宿、餐饮、宣传等各个方面,都应当对标国内先进,努力做到让游客玩得舒心、消费放心、旅途安心。(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王素晶)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