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多维发力 共破“网瘾老年”难题
昆明信息港    07-26 16:04:54

过去,在谈论“手机控”、“低头族”时,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青少年。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沉迷网络,用手机抢红包、刷视频、购物打赏等等。其中,视频更是老年人上瘾的重灾区。在昆明广播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里,许多被街采的老人都表示,自己经常刷视频刷到三四点。精准的算法成天推送给他们的视频,都叫人欲罢不能。而且该现象在我国老年人群体中还较为普遍。数据显示,我国有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超10万老人日均在线时间超过10小时。

虽然互联网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使用手机,给眼睛、颈椎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加上运动量减小,作息不规律,势必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老年人对网络上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更易受到虚假信息乃至网络诈骗的侵害。同时,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导致老年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交际圈子变小,孤独感增强,也就更加依赖于在网络上寻找认同。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网瘾老年”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社会都应共同面对的话题,需多方发力,共同引导老年人理性、科学、安全上网。首先,企业可以借鉴青少年保护模式,设置老年模式,过滤掉一些老年人易受到诱骗的内容,并设置观看时长,开启老年人防沉迷提醒功能,长时间刷屏后,可强制中断。其次,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可以开办老年课堂、老年俱乐部等线下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比如昆明市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成立的社区公共文化学校,就通过打造舞蹈课、书法课、声乐课等丰富的“爆款课程”,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积极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形成了极富推广意义的“共学养老”模式,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此外,还可以开设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教学课堂,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手机,教会老年人甄别信息,加强老年人防诈骗意识。最后,子女可以多些“常回家看看”,对长辈们多些关心和陪伴,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更多充实和温暖,从而愿意放下手机,享受生活。(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李双双)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