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 通讯员张炳全 杨雪松 走进大理州鹤庆县辛屯镇逢密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袋上一簇簇黑木耳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进行采摘、养护、晾晒等作业,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通讯员杨雪松/摄
在黑木耳基地务工群众王海珍介绍说:“黑木耳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摆袋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用工,我们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挣到100多元,还可以向技术员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
逢密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瞄准黑木耳产业的良好市场前景,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创建、统一加工销售”的工作模式,将产品销往丽江、大理、昆明等地。
通讯员杨雪松/摄
逢密村黑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苏志江介绍说:“目前,我们基地黑木耳种植面积有10余亩,晾晒大棚有22座,预计年产值能达3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计划成立一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希望能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逢密村党总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发展,秉承“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产业,着力推动强村富民行动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