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红楼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红楼·幻境》数字展构建沉浸式数字文化空间
中国文化报    10-18 10:06:13

生动的光影剧幕、雅致的情景布置、具有美学体验的画面内容……《红楼·幻境》数字展开启如梦似幻的“红楼之旅”,悄然间引领观众入画,梦红楼一场。

入梦,选定走进红楼的“通道”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艺术性。如何让参观者进入展览,可以“入梦”沉浸其中?“这就需要突破文字的桎梏,让红楼从书本中‘走’出来。清代画家孙温、孙允谟伯侄两代人耗时50余年所绘的《全本红楼梦》图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通道。”雅昌文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全本红楼梦》是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其中230幅巨幅图画表现了3000多个人物形象及各类场景。画作笔法精细,设色浓丽,情节连贯,生动感人,将古典名著《红楼梦》表现得耐人寻味、雅俗共赏。该画册现存于大连旅顺博物馆,2004年在国内首次展出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室内布景、室外布景均参照该画册设计。

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一段段如梦似幻的故事……雅昌文化集团与大连旅顺博物馆携手,以《全本红楼梦》画册为基点,策划了“红楼梦”主题数字展——《红楼·幻境》,打造了一个可感、可游、可交互的沉浸式数字文化空间,为《红楼·幻境》之旅拉开帷幕。

解梦,奉献展教一体的知识盛宴

步入展厅,观众可以看到以10亿级超高清像素数字化采集还原的《全本红楼梦》图册画面,也可以走进数字媒介打造的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半封闭空间,感受作品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宝黛爱情”的见证者,更加深入地体验红楼故事。

“在视觉享受的同时,我们还想让这场展览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知识。”雅昌文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丰富展览的文化内核,让《红楼·幻境》成为一场展教一体的知识盛宴,也成为展览策划关注的重点。

据介绍,为了更清晰地展现《红楼梦》故事,展览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民俗文化和故事场景等进行素材梳理、元素拆解和信息整合,形成了红楼剧幕、红楼家谱、红楼文化、大观游园等七大板块,以贴近大众的视角,从不同维度解读《红楼梦》。

在展现形式上,雅昌文化集团利用数字技术将知识内容可视化,让观众自主游览。观众在层层“解梦”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红楼场景也随之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希望借由数字技术为《红楼梦》赋能,用更易理解的可视化呈现方式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比如,在红楼家谱中,我们将四大家族中的78位人物形成关联性知识图谱,实现社会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对应。”雅昌文化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造梦,打造沉浸式数字文化空间

《红楼·幻境》数字展是雅昌文化集团借助数字技术,探索艺术数据资源创造性应用的一次尝试。据了解,今年6月,展览首次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亮相,吸引了众多红学爱好者、研究者和大批行业从业人员前去观摩交流。

7月14日,长沙博物馆《全本红楼梦》图册真迹展“谁谓情深画不成”开幕,《红楼·幻境》数字展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百家博物馆2023年文创产品展览会上,数字红楼梦文创展厅成为热门打卡地。“它不单单是一个很‘炫’的场景,我们还希望将其打造为一个有文化内涵、有知识图谱的数字展览。”大连旅顺博物馆馆长王振芬表示。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理事许军杰认为,《红楼·幻境》数字展创新应用科技手段展示《全本红楼梦》图册,令人耳目一新,为公众进一步了解《红楼梦》、了解这套传奇绘本提供了更多可能。

“孩子很喜欢,在沉浸式空间里玩了很久。《红楼梦》是学校要求必读的文学名著,带孩子一起来看展,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家长李女士带孩子观展后说。(王洋

编辑:王奕然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