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摄像机捕捉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画面:绿孔雀与白鹇、原鸡、赤麂等动物和谐共餐。这一幕不仅展现了自然生态中动物间的和谐关系,也绘就了云南绿美生态画卷。
绿孔雀,作为我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被誉为"绿色精灵"、"百鸟之王"、"凤凰化身"。然而,这个优雅的生物正面临着全球性濒危的困境,被列为中国极危物种。国家及云南省将其列为极小种群物种加以保护,这无疑是对这个美丽生物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在这个和谐共餐的画面中,绿孔雀无疑是主角之一。然而,其他动物如白鹇、原鸡、赤麂也同在画面中,各自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它们在同一个空间内,共享着同一份食物,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它打破了我们对动物界的传统认知,展现了生物之间和平共处,相互依存的可能性。
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绿孔雀种群数量最集中、保护最完好、最大的绿孔雀栖息地。据调查,2003年以前,双柏县绿孔雀仅零散分布在两个片区,种群数量8至10群约50只,从近几年红外线相机的监测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底,双柏县绿孔雀种群数量监测数据约为49群约304只,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双柏县成为名副其实的“绿孔雀家园”。
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除绿孔雀外,还栖息着黑颈长尾雉、蟒蛇、林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羚、猕猴、白腹锦鸡、白鹇、原鸡、眼镜王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滇南苏铁、毛红椿、金荞麦、桫椤、苏铁蕨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楚雄州生物多样性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例子不胜枚举。云南拥有许多珍稀和濒危物种。例如,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云南省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次,云南的植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例如,在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种植了3万余株中山杉,流水潺潺、曲径通幽,游客可以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感受多彩的自然景观。此外,云南还有许多著名的花卉和植物园,如昆明市的花卉博览园、大理市的茶花园等。云南的动物多样性也同样丰富。例如,在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建成近2万亩湿地,构筑起了良好的湿地生态链,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消失数十年的彩鹮、青头潜鸭等濒危物种开始群落出现……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更加生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在云岭大地上悄然绘就。
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但也需要看到,人为的开垦、捕猎、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了解更多关于生态保护的信息,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让我们共同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物而努力,让这样的和谐画面能够永远延续下去。(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王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