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介入 防止鼻吸能量棒入侵中小学
昆明信息港    11-02 11:06:01

“吸一吸精神焕发、嗅一嗅困意全消”,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东西在学生中流行开来。11月1日,记者走访昆明部分文具店发现,一些商铺正在销售“鼻吸能量棒”,售价为4元至6元。有文具店的老板称,之前店里的80个“鼻吸能量棒”已经售罄。

这种“鼻吸能量棒”通常由塑料外壳包裹,上方有1至2根塑料细管,鼻子凑近可闻到薄荷、樟脑等内容物的气味,商家宣称“安全无毒、提神醒脑”。通过在网络销售平台搜索“鼻吸能量棒”,从商家宣传可以看到,这类产品主要由薄荷脑、冰片、植物精油等成分构成,气味多样,有些产品还加入了多种烈酒成分,以吸引消费者购买。而大部分的销售单价在几元至十几元之间,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虽然有网上客服和实体店家提醒,12岁以下孩子不建议使用该产品。但这种依赖商家自律的情况并不能让更多未成年人认识到潜在危害,在昆明一些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这类产品依然没有任何购买门槛,亟待市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

据昆明日报报道,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王颖介绍,“鼻吸能量棒”的成分包括薄荷脑、植物精油等,外用的确会有短期提神醒脑的作用,但如果放入鼻腔则是错误的用法,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儿童鼻腔、呼吸道黏膜屏障保护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入鼻后有可能损伤鼻腔、鼻窦,如果交替使用,还可能会造成细菌传播。长此以往,不仅会失去提神的功效,还可能产生皮疹、皮肤过敏等症状,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负担。这类药物还会产生成瘾性,对儿童来讲隐患极大。一些地方的禁毒办微信公众号也专门发布文章称,鼻吸上瘾这个动作,危害超乎想象。对于人格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行为可能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

一些外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时未接到禁止售卖“鼻吸能量棒”的通知。但对于“鼻吸能量棒”的宣传中“提神醒脑”的功能需要注意,“如果是药品,学校附近的小商店是不可以售卖的。不是药品的话,不能标识此类型的功能。”这意味着,小商店或文具店对“提神醒脑”类产品并不具备销售资质,这类产品恐怕很多也并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因此,不能放任这类缺乏资质并有巨大隐患的产品随意流入市场、流入校园。从保护校园安全和未成年人健康需要出发,昆明的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及时介入,加强校园周边监管,杜绝学校周边“鼻吸能量棒”的销售渠道,严禁其入校;并加强相关宣传,科普“鼻吸能量棒”的危害,提高学生认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