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陈秋月 文学星河璀璨,共鉴时代华章。4月11日,备受瞩目的第五届“大家文学奖”颁奖典礼盛大举行,这场盛会汇聚了文学界的精英翘楚,共同回溯一段波澜壮阔的文学历程,展望中国文学的崭新未来。
第五届“大家文学奖”(奖杯设计:范广通)
三十年前,《大家》杂志如一棵破土而出的春笋,以“跨文体写作”的先锋姿态震撼文坛。它宛如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自1994年创刊起,便怀揣着“寻找文学大家,造就文学大家”的崇高使命,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扬帆起航。从汪曾祺、王蒙等文学巨匠笔底流淌出的岁月长歌,到莫言凭借《丰乳肥臀》勇夺首届大奖的荣耀时刻,再到如今激励着无数新锐作家逐梦前行,《大家》以三十年的时光为墨,用一部部经典作品为笔,勾勒出一幅跨越三代作家的壮丽文学星图,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殿堂。
第五届“大家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颁奖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云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赵虎、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森先后致辞,饱含对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深切期许。赵虎表示,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是心灵的灯塔,它记录着人类的历史,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承载着诗意的栖息。重启“大家文学奖”,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致敬,更是对当代文学创作者无尽创造力的期许。《大家》杂志将始终秉持对文学创作的崇高追求,继续强调文学的原创性,传承优秀文学传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家》早已超越了一本刊物的范畴,它是文学创新的试验田,是文学传承的接力棒,此次重焕生机,不仅是对“文学滇军”精神的赓续传承,更是向新时代文学创作发出的一份庄重誓言。随着各个奖项的归属逐一揭晓,颁奖典礼高潮迭出。
陈仓获“小说奖”
在小说领域,陈仓的《1984年的青春》脱颖而出。这部作品犹如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命运的肌理,以一场车祸为切入口,用必然与偶然交织的叙事手法,为一位在“淘金”路上逝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歌,展现出向死而生、起死回生的磅礴力量。
林森获“小说奖”
林森的《我们都在群里沉默不语》则另辟蹊径,在现实与虚拟的交错空间中探寻生活的真谛,以沉默打破常规,揭示出生活与周旋、现实与虚拟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杨知寒获“小说奖”
杨知寒的《妖言惑众》则充满了灵动与狡黠,在一场场交谈和猜测中,巧妙地编织故事,以轻盈的笔触抵达深刻的文学内涵。三位作家从不同的维度展现了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全新文学世界的大门。
陆春祥获“散文奖”
散文奖获得者陆春祥的《夷坚闻而志之》,恰似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作品以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为基石,将志怪、野史、传闻等元素巧妙融合,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翩翩起舞,以独特的行文角度和奇诡的美学效果,为文化散文创作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雷平阳获“诗歌奖”
诗歌奖得主雷平阳的《银河岸边》组诗,宛如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召唤。他秉持“从阅历中来”的创作理念,以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知万物,在叙事与抒情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为世间万物招魂,让诗歌成为连接人类与自然、现实与灵魂的纽带,捍卫着诗歌的神圣美学。
“评论奖”获得者陈思和发来获奖感言视频
评论奖授予陈思和的《“整体观”到“重写文学史”》,这篇评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新文学研究的道路。陈思和先生以深邃的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直陈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整体观”,并深入探讨“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意义与方法,虽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现场,但他的思想光芒通过视频传递到会场的每一个角落,赢得了全场的由衷敬意。
西南林业大学美育中心同学们用灵动的音符、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诠释着文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让观众在文学的殿堂中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颁奖典礼的尾声,主持人深情地提到“边界”与“无边界”的主题,这恰是《大家》杂志三十年来坚守的精神内核。文学,恰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不停歇地冲破边界,跨越时空的限制,从高原流向星空,从历史走向当下。今天的获奖者们,他们是文学星河中最耀眼的星辰,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中国文学的天空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他们不仅是今晚的荣耀象征,更是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领航者,为无数文学爱好者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第五届“大家文学奖”颁奖典礼合影
第五届“大家文学奖”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但文学的征程永无止境。人们坚信,在云岭大地这片充满诗意的沃土上,在《大家》杂志这片文学的繁茂花园中,必将孕育出更多直指人心、震撼灵魂的伟大作品,续写中国文学的辉煌篇章。
第五届“大家文学奖”获奖名单及颁奖词:
小说奖:
陈仓,小说家、诗人。陕西丹凤县人,目前定居上海。著有《父亲进城》《女儿进城》《麦子进城》等“进城系列”小说集八本,小说集《地下三尺》《上海别录》《再见白素贞》,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诗集《诗上海》《艾的门》《醒神》等。曾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三毛散文奖大奖、第六届柳青文学奖。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好小说,多篇作品入选中文教材和外国高考试卷。
颁奖词:中篇小说《1984年的青春》是一位死者的故事。一场车祸,主人公死亡,这发生在1984年“淘金”路上。只有死亡是意外、偶然的,除此之外都是必然、命定,比如找到对象却不可能成婚,赔偿金只有八百元,墓碑简陋而矮小等等。故事用必然、命定套牢意外、偶然,小说以1984年为时间密码解锁死者十九年的人生。故事在复盘,小说则在翻盘。复盘与翻盘之间,作者以庄严、悲怆的腔调为死者弹奏挽歌和安魂曲。不仅于此,作者还追忆、缅怀死者,留给余生和余地,召唤他回到生者中来。小说具有向死而生、起死回生的勇气和力量。鉴于此,特授予陈仓中篇小说《1984年的青春》第五届大家文学奖小说奖。
小说奖:
林森,编审、一级作家,《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协副主席。出版著作有《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太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书空录》《唯水年轻》《海里岸上》《乌云之光》《暖若春风》《关关雎鸠》《岛》《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乡野之神》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法语、德语对外译介。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等。
颁奖词:短篇小说《我们都在群里沉默不语》不直接写生活本身,而写对生活的周旋。周旋的场域也有双重性,一重在生活中,另一重在微信群里。生活并非完全现实,微信群亦非纯属虚拟。现实与虚拟不时交换、让渡。主人公在现实与虚拟的交换、让渡中难以自持、自洽,唯有沉默不语。生活与对生活的周旋,现实与对现实的虚拟,都在小说中获得可能性。而恰恰是沉默,又打破了这种可能性。小说在平常中发现非常,又让非常归于平常。结构与解构形成同构。鉴于此,特授予林森短篇小说《我们都在群里沉默不语》第五届大家文学奖小说奖。
小说奖:
杨知寒,生于1994,获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丁玲文学奖、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等。出版小说集《一团坚冰》《黄昏后》《独钓》。
颁奖词:短篇小说《妖言惑众》,一场又一场交谈发生在迷阵游戏的等待时刻。每场交谈都松弛、随意,而迷阵游戏则可能紧张、刻意。在场的韩笑、杨桥和我,还有项哥,以猜测、杜撰的方式,掺杂一知半解的事实,谈起不在场的孟小童。我们讲述他者。我们过得还不错,他者在讲述中多少有些不堪。谁是孟小童?孟小童如何成为她自己?猜测、杜撰者心怀鬼胎,就连既定事实也令人质疑。当被讲述时,谁又不是这样一位孟小童呢?故事纷至沓来,小说意味深长。从故事到小说,轻盈、灵活、机智,完成度、自由度都极高。鉴于此,特授予杨知寒短篇小说《妖言惑众》第五届大家文学奖小说奖。
散文奖: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1961年12月出生,浙江桐庐人,文学创作一级,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浙江散文》主编。已出版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的笔记》《春意思》《而已》《袖中锦》《九万里风》《宽裳的种子》三十余种。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等。
颁奖词:散文《夷坚闻而志之》分别以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的十八则笔记为亲本、母本,杂树生花成文。文本内容庞杂,志怪、野史、传闻、考据、意会、敷衍……几乎无所不包。“杂树生花”与“亲本”“母本”关系复杂,对照、映趣、证伪、坐实、悖论、推演……可谓洋洋大观。在古典和现代之间,不取中庸之道,而行平衡之术。行文角度刁钻,美学效果奇诡。为运用或者说调度“古典”资源的“文化散文”创作,提供了叙事和审美新的可能。鉴于此,特授予陆春祥散文《夷坚闻而志之》第五届大家文学奖散文奖。
诗歌奖:
雷平阳,诗人,散文家,云南昭通人,现居昆明。出版诗歌、散文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人民文学年度诗人奖、诗刊年度大奖、十月文学奖、华语传媒大奖诗歌奖、钟山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颁奖词:组诗《银河岸边》秉持雷平阳一贯的诗歌主张:从阅历中来。他重新解释了何为阅历:人在旅途,心在神游。他的阅历没有界限,行之所至,诗歌降临。同时,他的阅历又边界清晰,绝斥一切非诗,捍卫诗歌美学。他始终以叙事为诗,在须弥上驻足,也在芥子中停顿,见天高地远,识世道人心。他遍访一座又一座寺庙,蒙受诗歌恩典,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这些寺庙从世外搬回人间,成为众生道场。他为银河找到了岸,从羊群中数出狼,让葬身虎腹者与人世隔着一头老虎,也让蒙化府明月寻找曾经打听过它下落的诗人,还在苏格兰一棵枯死的菩提树上悬挂一百个月亮……这是一位通灵的诗人为万物招魂、还魂。他的诗歌保护了汉语的言说功能,有感而发,言而有信。鉴于此,特授予雷平阳组诗《银河岸边》第五届大家文学奖诗歌奖。
评论奖:
陈思和,195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番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著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等,以及《思和文存》三卷、《陈思和文集》七卷。主编“火凤凰文库”“火凤凰新批评文丛”“通近世纪末小说选”等多种大型丛书。曾获鲁迅文学奖评论奖以及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颁奖词:评论《“整体观”到“重写文学史”》直陈陈思和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整体观”,以此为前提,为何以及如何“重写文学史”。行文言近旨远,风格温柔敦厚。真知和正见来自诚实和智慧,来自探索和顿悟,来自“广场”和“岗位”。他的研究、建树,还有寄望、期待,都令人尊崇、感佩。他厘清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重申知识分子“对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事表明自己的态度,以人类的良心来抨击不义,促进社会进步”。鉴于此,特授予陈思和评论《“整体观”到“重写文学史”》第五届大家文学奖评论奖。(图片均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