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临沧凤庆:首次拍摄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
凤庆县融媒体中心    04-12 16:35:37

近日,有群众在出行过程中,在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片区公路边偶遇一只“野鸡”。

图片

经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管护分局工作人员鉴定,该“野鸡”身份不简单,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学名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为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大型鸟类,别名地花鸡、松毛鸡、哑巴鸡。

图片

黑颈长尾雉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性机警,极难发现。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地区,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及印度;栖息于海拔500~3000米的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及疏林灌丛、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在海拔1000~2000米的林下蕨类、蒿草和灌丛植物茂盛而又多岩石的山坡混交疏林和林缘地带活动。

目前,黑颈长尾雉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为稀有种。

近年来,随着全县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已有多起群众在多地的目击报告,但均未能成功拍摄记录。此次拍摄为凤庆县黑颈长尾雉首次确切影像记录,证明了其在凤庆县有着较为稳定的种群规模。影像中的黑颈长尾雉为雄性成年个体,羽毛色彩艳丽,颈部显眼的蓝黑色与长尾的斑纹特征清晰可辨。

黑颈长尾雉的记录,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重要数据,同时充分证明了近年来随着我县生态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的加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被覆盖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凸显了临沧澜沧江流域的生态价值,也为凤庆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新动力。

温馨提示:黑颈长尾雉等各类野生鸟类均受国家法律保护,擅自杀害、猎捕、繁育、交易、运输、食用、利用及其制品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市民在公路沿线或林区、林缘周边等偶遇野生动物时,应减速慢行,并保持安全距离,禁止投喂、挑逗或攻击野生动物,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和野生动物安全。

编辑:毛文蕾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