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59.7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临沧让就业与家的距离更近
临沧广播电视台    04-12 17:12:50

近年来,临沧市着力推进建机制、挖岗位、送岗位、抓培训、扶创业等方式,帮助群众实现“家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促进人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

微信图片_20250326101706---副本.jpg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48万人

省外转移就业18.15万人

就近就地就业59.74万人

占转移人数的69.02%

图片

建机制、强保障,细化措施打基础研究制定印发了《临沧市2025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等,为推进全市2025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为帮扶市国投集团打造人力资源“瞪羚”企业,做大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市人社局梳理了九条专项政策,涵盖资金扶持、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等领域。2025年计划支持市国投集团打造就业“幸福里”社区、建设运营县(区)零工市场、建设重点就业群体信息库等创业载体,支持市国投集团在上海崇明区建设驻外劳务工作站。

微信图片_20250410090915.jpg

挖岗位、扩渠道,政企联动找活干联合农业农村、工信、文旅、工商联、园区等行业部门,每季度开展1次招聘岗位大采集活动,分类对行业领域内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商协会进行走访,收集企业用工招聘信息。一季度,全市摸排9100多户企业用工情况,收集到市内176户企业、公司的2085个招聘岗位信息,逐步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收集+岗位信息推送+精准跟踪服务”的闭环机制。探索边贸经济+跨境合作,与缅甸相关人力资源机构开展跨境劳务合作,同时为本地劳动力提供跨境就业机会,拓展就业空间。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对各辖区内的茶叶、甘蔗、烤烟等产业用工需求与各用工协会、用工大户签订用工服务保障协议。市、县(区)人社局工作组加大就业帮扶车间走访服务力度,收集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扩容的需求,针对用工需求和资金需求分别采集发布和协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扩容,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微信图片_20250326103242---副本.jpg

送岗位、到家门,线上线下齐发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中,市人社部门在临沧动车站设立了返乡人员就业服务咨询台,各县(区)人社部门组成送岗小分队,在人员集中的乡(镇)街子天举行微招聘会推荐就地就近岗位,协同做好每月26日“临沧招聘日”的送岗活动。

图片

抓培训、提技能,分类教学强本领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推行技能培训就业班、产业班、提升班和在校学生班,组织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聚焦乡村振兴、康养服务、生态保护、旅游服务、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从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促进转移就业、促进增收出发,以订单式、定岗式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主,统筹兼顾脱贫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百日行动135个班6312人次。其中:就业班35个1699人次;产业班97个4464人次;创业班1个28人次;企业提升班3个121人次。

图片

扶创业、带就业,贷款助力增岗位指导8县(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中,协同各承办机构、承贷金融机构同步开展有意愿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资料收集审核工作。2月25日,召开了市级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统一2025年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为3.6%,个人承担1.8%。2月26日,在凤庆县启动了临沧市2025年创业担保贷款集中发放仪式,推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助推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截至3月底,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3人/户,发放金额23994万元,带动就业3063人。其中,“贷免扶补”789人,发放金额19324万元,带动就业2513人;创业担保贷款184人,发放金额4670万元,带动就业550人。坚持依托产业、服务产业、助推产业的思路来建设“幸福里”就业社区、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载体,让无法外出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图片

编辑:毛文蕾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