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这个用时一年多建成的高标准产业园,如今入驻企业已达16家,带动本地就业超过300人,体现了“上海经验”,跑出了“云南速度”,已经成为昆明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的重点样板园区。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深化沪滇协作
昆明市投资促进局相关领导介绍,近年来,沪滇双方深入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开放协同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框架协议》,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云南的区位、口岸通道和资源优势,聚焦共建产业园区、人员互派交流、企业对接服务等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就是沪滇双方深入合作的具体体现。这个重点产业协作园区,由昆明经开区和上海普陀区、松江区、临港集团共建,用时仅一年多就建成了42栋楼宇,分为功能配套区、总部功能区、智能智造区、研发智造区和生产制造区五大区域,计划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高端生产性服务、工业互联网和新材料等产业。
昆明市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同志介绍,2021年10月,上海临港集团与云南省投资促进局、昆明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临港昆明科技城框架协议》。同年12月,昆明经开区与临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在经开区清水片区落地开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282.5亩,建筑面积约28.37万平方米。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采用“重资产投入”与“轻资产运营”分离的方式开发,昆明经开区负责拿地和工程建设,完成“重资产投入”;临港集团旗下的临港控股与昆明经开区平台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运营公司进行项目策划定位、招商管理及园区运营,实现“轻资产运营”。沪滇两地还各自发挥优势,通过“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的协作模式,在园区全面深化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产城融合、人才交流、品牌输出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滇投资兴业。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记者江枫/摄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被上海市和云南省定义为沪滇产业协作的龙头项目和示范项目,2023年12月3日开园以来,已有109家企业注册落地,招商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目前累计有16家企业入驻,科仑检测、巴莱咖啡、恒畅农业等10家企业投产运营,带动本地就业超过300人,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配套产业链式发展。
“上海与云南共同启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这标志着沪滇东西协作由脱贫帮扶,迈向了产业赋能;由‘单向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昆明市投资促进局相关领导说。
做深做优跨区域产业协作,园区展现多重吸引力
“科技城的使命,就是东西协作,产业协同。”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祁龙军说,园区目前引进的企业,有一半是东部来的,这是跨区域协作的一个直接体现。这些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它们会在昆明设立区域总部,在磨憨磨丁和南亚东南亚国家设立前沿基地,形象来说,就是“一只脚踏在昆明,一只脚迈向南亚东南亚”。还有一类企业,它们被云南各州市的资源吸引而来,在园区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在州市设立基地,或者市场分支机构,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跨区域协作。
祁龙军说:“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作为东西部跨区域协作的一个样板,跟昆明的14个区县都保持着互动,同时,也协助昆明经开区在上海的普陀区、松江区设立相应的协作点,以更高的附加值,促进‘云品入沪’,并将上海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导入云南。这跟科技城最初的定位,也就是沪滇产业协作的窗口、国内国际产业要素汇聚的枢纽、中国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一致的。”
祁龙军介绍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情况。记者江枫/摄
云南科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是已经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胡来说,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加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原有的试验室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而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具有多种功能分区、多种户型,可以满足实际布局和检测活动的运用需求,加上园区政策叠加,功能配套齐全,服务周到,这些都是吸引他们入驻的原因。另外,科技城具有的外向型优势,也有利于他们拓展南亚东南亚的市场。
科仑检测的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记者江枫/摄
“巴莱咖啡从2023年起就计划进行新一轮产业及产品升级,在寻找新的生产基地的过程中,我们考察了昆明的各个产业园区,最后发现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高品质楼宇比较符合公司的发展定位,而且园区是沪滇协作的示范项目,‘云品入沪’平台对我们打开长三角市场也能起到助力作用。”云南巴莱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秀峰说。
巴莱咖啡一角。记者江枫/摄
云南经合滇胶商品交易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已经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该公司滇胶中心业务总监张弦说,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集生产、研发、办公、园区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能够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专利、产业、居住、孵化器、科技融资和智慧园区等“一条龙”服务,而且位于昆明经开区核心区域,跟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联系紧密,是“一带一路”向南开放的重要枢纽节点,具有区位与通道优势;科技城作为沪滇合作的重要载体,拥有上海临港集团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化运营模式,并且是政策先行区,在政策落地、营商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园区聚集了物流、金融、科技等配套服务,倡导“产业协同、创新驱动”,是不错的资源整合平台。这些理念跟滇胶中心的发展愿景非常契合,有利于他们将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