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勐腊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盗伐林木罪案件。庭审现场组织了100多名群众旁听,起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让裁判文书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宣讲书”,这是近年来勐腊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司法护航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勐腊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拥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675万亩保存完好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全县生态保护红线达3254.27平方公里。近年来,勐腊县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探索司法护航生态环境的新路径和新举措,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根基越筑越牢。
“我们主要从优化审判布局、加强联动协作、推动生态修复、开展普法宣传等方面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局面。”勐腊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陶琪仙介绍。
2021年,勐腊县人民法院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辖区设立生态巡回审判点,坚持巡回审判,送法进雨林、进村寨,截至目前已开展巡回审判20余次。2024年5月,法院又在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设立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服务点,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以司法之力护航勐腊县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勐腊县人民法院与各级保护区、检察机关、森林公安等构建起定期生态保护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联席会议、案件通报等方式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整合司法资源,实现刑事惩治、生态修复、源头预防的多方位司法保护体系。
数据显示,近5年来,勐腊县辖区内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呈显著下降趋势,从2020年的34件下降至2024年的13件,降幅达61.76%。“未来,我们将加大对生态环境审判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拓展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渠道,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陶琪仙说。(记者 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