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旅居云南”正在成为云南旅游的升级版,在这一全新转变中,越来越多的旅居者发现,昆明很好在。
昆明的城市很美,乡村很美,历史文化、风物气候和生活方式,也受到很多人喜爱。旅行者们在追求更高程度的休闲中,爱上昆明,旅居昆明。
以下,就是我们找到的旅居者的昆明故事……
海晏村的日落将水面染成金黄色。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
“旅”是时光长河的逆流溯游,“居”是古巷老宅的情感寄托。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滇池东岸历史底蕴厚重的小渔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了旅居者在昆明的情感与时光容器,同时也孕育了一段段“新村民”在滇池边的动人故事。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水面,将眼前的滇池染成金黄色,海晏村用这如梦如幻的日落美景,再次诠释了中国国家地理将其评为“最美夕阳海岸”的原因所在,同时,这也是小冉从西安回到昆明海晏村创业的重要理由。目前,小冉在海晏村经营着一家名为“一尺见海”的咖啡馆,而从她下定决心在此创业到正式营业,期间才不过半年时间。这间紧紧依偎着滇池湖畔的古色小店,凝聚着小冉为此付出的心血汗水,也承载着她与海晏村真挚难舍的情愫。
一尺见海咖啡店门面。记者张朝瑞/摄
2024年10月底,大批红嘴鸥飞抵昆明过冬,为了一睹群鸥起舞的壮观景象,作为曲靖人的小冉怀着激动的心情从西安启程再次回到云南这片故土。当时正值傍晚时分,“最美夕阳海岸”再次用大自然的魅力打动了在场的每位游客,一缕缕霞光洒向湖面,也照进了小冉的内心。返回西安后,海晏村美妙绝伦的日落画面使得小冉久久怀念,同时,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逐渐使她坚定了一个念头——来到海晏村盘下一处老宅,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
小冉正在为顾客制作咖啡。记者张朝瑞/摄
“你好,来一杯琥珀。”这是一尺见海咖啡店在社交平台账号的个性签名,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也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如果你想通过社交平台了解一尺见海,那你的聚焦对象将会从咖啡馆本身转移到老板本人。正当其他店家琢磨如何生产营销内容扩大影响时,小冉却展示着咖啡馆的“另一面”。
小冉正在院内阅览书籍。记者张朝瑞/摄
搬水泥、拧螺丝、修电器……小冉用社交平台记录着一位90后女生将海晏村老宅改造为咖啡馆的点点滴滴,这其中有“女汉子”般的坚强外表,也有酒后微醺的真实自我。“我想营造一种反差感,让大家看见咖啡馆不只有悠闲惬意,还有创业人背后的艰辛历程。”小冉说。
“一尺见海”院内的枫叶。记者张朝瑞/摄
古香古色的院内环境。记者张朝瑞/摄
历经180天的改造升级,原本老旧的小院重新焕发生机活力,院内屹立的枫树,用斑斓的颜色记录着岁月的流转,木质的窗棂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小院内映射出精致多样的图案。成形的咖啡馆并没有褪去老宅古朴的质感,依旧保持着古香古色的本味,成为了远离喧嚣的宁静港湾。
小院二楼的“一尺之窗”。记者张朝瑞/摄
“一尺之窗”外的滇池风光。记者张朝瑞/摄
沿着稍显昏暗的步梯走向二楼,映入眼帘的便是窗外滇池的湖光山色,顿时便有了《桃花源记》中“豁然开朗”的舒畅快意,这也成为了“一尺见海”的店名的由来。“二楼观景的窗户大概就是一尺宽,但实际的长度却比一尺长得多。”小冉对于咖啡馆的命名,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斟酌,但随意和随心也是放松身心的关键所在,这更加体现了“一尺见海”的其中内涵。
古香古色的院内环境。记者张朝瑞/摄
“当时来到海晏村,真的切实感受到了人挤人的情景,没想到海晏村能吸引这么多人。”抛开对海晏村夕阳美景的难忘,巨大的人流量和关注度也是让小冉决定来此创业的关键因素。“第一个粉丝的一句‘好美’让我开心了一整晚!”自己的小店虽营业不久,但经常能看到有穿着旗袍、汉服前来拍照打卡的顾客,可观的客流量和充分的认可,让小冉倍感欣慰和满足。
随着滇池度假区文旅产业发展的不断提质升级,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滇池周边像海晏村这样的网红小渔村正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不仅成为了向外地游客展示度假区文旅建设成果的窗口,同时也为旅居者们提供了一块创业经营的发展沃土。
航拍视角下的海晏村日落美景。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
“这里不仅有着宜人的气候,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的创业之梦有可实施之地,也更加让我坚定了经营下去的信心。”对于小冉而言,经营小店的每一天就像海晏村的夕阳一般,总是能带给她新的感受和收获,使得她在海晏村的未来就像透过“一尺”之窗看到的滇池湖畔一样,广袤无垠,充满着无限可能。
【记者手记】
从曲靖到西安再到昆明,小冉最终在海晏村找到了实现人生之梦的天地。夕阳的余晖是她内心挥之不去的梦幻美景,她对海晏村有难以割舍的情怀,也有对未来发展的无限寄托,她将在这里开启新的篇章。随着滇池沿岸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着与小冉经历类似的旅居者,他们扎根在滇池湖畔,用一间间属于自己的小店讲述着他们与昆明的故事。(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