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 近日,昆明盘龙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孩子在观看“蛋仔派对”游戏直播时,被直播间弹幕中“免费领取专属皮肤”的广告吸引,出于好奇添加了对方提供的社交账号,并提供了个人信息以获取皮肤。然而,这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最终导致孩子在恐惧中配合诈骗分子操作,造成4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白龙路派出所民警介绍,7月23日,该辖区一名家长报警称,其孩子在直播过程中被诱导添加了陌生社交账号,并在对方的恐吓下,主动添加了微信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随后,诈骗分子以“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玩游戏是违法行为”为由,威胁要冻结孩子的游戏账号及父母的银行卡。在对方的引导下,孩子提供了父母的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诈骗分子随即通过远程控制,利用卡内资金购买黄金,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
此类诈骗之所以屡屡得手,主要是因为诈骗分子利用了未成年人心理防线薄弱、对网络风险认知不足的特点。他们以“免费送皮肤”“低价出售装备”等诱饵吸引孩子,诱导其添加陌生账号并提供个人信息。一旦孩子上钩,诈骗分子便会以“账户冻结”“需支付手续费激活”等借口,进一步施加心理压力,使孩子在惊慌中配合操作,甚至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转账。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盘龙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和“小玩家”注意以下几点:
约定时长,健康娱乐
家长应与孩子合理安排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沉迷游戏。同时,鼓励孩子发展阅读、运动等兴趣爱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念。
牢记“三不”原则
不轻信陌生人的“好意”;
不添加游戏好友之外的社交账号;
不透露任何密码、验证码及家庭信息。
掌握游戏充值缴费信息
警惕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邮件丢失等各类诈骗形式。尤其要警惕游戏中声称“免费送”贵重皮肤、道具的陌生人,此类行为100%是诈骗。
支付操作需家长确认
任何涉及支付或转账的操作,都应由家长亲自操作,避免让孩子自行处理。面对诱惑时,要保持冷静,不轻信、不盲从。
盘龙警方提醒,类似诈骗手法时有发生,家长平时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单独使用手机,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如果发现被骗,应及时保存相关聊天记录、截图和转账凭证,并立即报警求助,以便警方及时介入调查,挽回损失。
青少年是网络诈骗的高危群体,保护他们远离诈骗,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希望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