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普法现在就出发”快闪活动吸引了市民关注。孟祝斌/摄
8月1日,“法润彩云南”之“网络普法现在就出发”快闪活动在昆明市光华街云瑞小游园举行,法律知识快问快答、关注话题或发布相关内容领取普法书签和非遗唐菓子等活动,大受市民欢迎。
五华区委网信办的工作人员摊档上贴了一句普法顺口溜:“隐私密码保护好 晒娃晒照要思考”。她们还带来了《走进网络 贴近安全》科普手册,其中介绍了互联、共享、隐私、文明等网络安全知识,手册设置的“网络知识小课堂”,介绍了个人电脑需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检查升级、登录用户密码不可选择“记住密码”选项等。她们同时还带来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其中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7部法律法规,非常的实用,一些市民很开心地领取了带走。
五华区委网信办的工作人员展示《走进网络 贴近安全》科普手册。孟祝斌/摄
北京市炜衡(昆明)律师事务所的程宇莹律师,就“茉莉芬芳沁心脾 虚假广告有猫腻”这条普法顺口溜进行了解读。她说,我国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均对虚假宣传设置了相应条款。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虚假广告可能导致经营者承担民事责任,遭受行政处罚,甚至触犯刑事罪名,经营者要注意防范虚假宣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虚假广告,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两位律师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孟祝斌/摄
该所律师张航,则就“蓝花楹开浪漫时 网络谣言要抵制”这条顺口溜进行了解读。她说,我国民法典规定,个人及组织享有名誉权,若涉及诽谤、侮辱、捏造事实等,可能构成民事侵权,依法应当追究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等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有权对造谣者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需要根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国家网信部门、公安机关等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规范互联网运营生态,抵制网络谣言。
两位律师解读相关普法顺口溜。孟祝斌/摄
书法家郭明超,和“云彩奶奶”徐奶奶、赵奶奶,联手制作普法书签。郭明超在空白书签上,以隶书、爨体等字体,题写“法润彩云南”,两位“云彩奶奶”则给书签穿上璎珞,并贴上干花等点缀,一枚漂亮的书签就制作好了。众多市民通过抖音扫描收藏“法润彩云南”话题,发布一段现场照片或视频,就能获得精美书签。活动很受欢迎,郭明超和徐奶奶、赵奶奶都忙个不停,两位奶奶甚至还请了帮手,但制作的书签还是被求取一空。
郭明超书写普法书签。孟祝斌/摄
郭明超和“云彩奶奶”摊档上分别贴着的普法顺口溜也很有意思。郭明超的摊档上,贴着“莲花出泥不染尘 沾染酒驾毁终身”“保健养生有猫腻 不如跳跳广场舞”等标语。“云彩奶奶”的摊档上,则贴着“康乃馨暖父母心 养老骗局最寒心”“红茶花白茶花 刷单返利是谎话”“我追逐阳光 但你别追逐高额刷单”等,基本上都是提醒老年人要提高警惕,预防网络诈骗。
“云彩奶奶”展示制作好的精美书签。孟祝斌/摄
现场的“非遗唐菓子”摊档,贴着“学好民法典 保障多一点”“我的种子随风飘散 个人信息不能随意扩散”“想学我攀高枝 小心网贷让你下不来”等普法顺口溜。驻守该摊档的马肖介绍,唐菓子是一种起源于唐朝的传统茶点技艺,目前,这门技艺已经申报获得昆明市级非遗,通过用白芸豆打粉调和,可以制作各式花色的茶点。当天,她现场制作的60份唐菓子均被扫码领光,带到现场作为样品展示的蘑菇、莲藕、小猪、团扇、佛果子、玫瑰花、山茶花等,也因为漂亮、可爱的造型而备受喜爱。(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非遗唐菓子”吸引了很多市民关注。孟祝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