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八月,中安街道寨子口社区浒子村的水果黄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走进瓜棚,只见翠绿欲滴的藤蔓上挂满了身形小巧、瓜刺细密的水果黄瓜,工人们正穿梭其间,熟练地进行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喜悦的景象。
浒子村毗邻石坝水库,土壤肥沃、水源充沛、交通便利,为种植提供了优良条件。近年来,中安街道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在“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推动下引进多家农业企业,发展起魔芋、蓝莓、雪莲果、西瓜等多样化特色农产品种植。水果黄瓜作为基地的新兴产品,今年首次规模化种植便获成功。
“我们基地现在主要种植两个品种,水果黄瓜与旱黄瓜,销量很稳定,主要销往北京和广州两个区域。”基地负责人张运强说道。为保障新鲜度,基地还建立了“采摘-分拣-冷链”一体化流程,这些黄瓜一经采收,除供应本地商超外,还辐射了省内外城市,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提升了企业效益。
据介绍,今年基地有680个钢架大棚,共种植水果黄瓜和南瓜320亩,采用“大棚+滴灌+有机肥”的绿色种植模式,预计总产量可达1000吨,按目前的市场每公斤能达到6元的行情,预计总产值有望突破600万元。
丰收的背后,是当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基地从八月初开始采摘,采摘时间近50天。在政府“点对点”专车接送保障下,高峰期用工每天达200人,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在包装现场,村民秦应勇正利落地给黄瓜进行打包,他告诉记者:“我来这里做活已经一个星期了,从事的工作是打包、封箱、平均每天的收入是100元,如果加班的话在110-120元左右,离家近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
水果黄瓜产业的蓬勃发展,再加上当地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赚薪金、合作社分红得股金,为寨子口社区及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这种"离土不离乡"模式的不断推行,既解企业用工荒,更守住乡村烟火气。
下一步,富源县将充分发挥传统农业优势,推广优质、高产特色农业品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探索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让这小小的水果黄瓜真正成为强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瓜”!(王园芬 肖警 吴振坤 刘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