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盘龙区的四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怀揣着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卸下戎装却不改本色,以退役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担当,在不同领域继续书写人生华章。从热血军营到地方建设,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誓言。
李平学: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李平学。供图
出生于云南弥勒的李平学,1995年从云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后投身军旅,凭借优异表现屡获殊荣。2017年他选择自主择业,投身小鸡苗销售事业。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加之受到疫情冲击,李平学遭遇了挫折和失败,一度灰心丧气。在“娘家人”退役军人服务部门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他通过获取政府政策性贷款支持,成功翻盘,打通供应链,使公司开始正常运营。近年来,他的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75户村民走上致富路,还积极拓展直播业务,实现月营业额300多万元。
李平学将军旅生涯锤炼出的钢铁意志转化为创业动力,不仅实现了自身事业的突破,更为众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本。
黄纪章: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就业
黄纪章。供图
同样选择自主择业转业的黄纪章,曾在部队服役25年,军营生活锻造了他坚韧奉献的军人品格,他也从农村青年成长为了团级军官。
2012年选择自主择业转业后,黄纪章在国家政策扶持与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参加了井冈山、延安、清华大学等各级组织的创新创业研修班学习培训,不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创立公司后,他将部队管理模式融入企业运营,获得了成功经验,还与知名企业云南中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实现“强强联手”。
黄纪章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下一步,他计划拓展业务范围,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就业。
郑维贤:助力小区获评“五星小区”
郑维贤。供图
在基层治理的舞台上,郑维贤同样绽放光彩。1979年踏入军营后,他历经30年军旅淬炼,铸就了坚韧的意志与深厚的为民情怀。
2019年起,郑维贤被群众选举为金实西区小区党支部书记,参与社区网格化治理。他身兼五级治理小组长、网格管理员、楼栋长负责人等多项职务,每天逐门逐户走访居民,通过民情恳谈会倾听群众诉求,推动儿童乐园翻新、门禁系统安装、垃圾点改造等一系列惠民举措落地落实。同时,他还打造了党员活动室、老年幸福食堂等多功能文化中心,切实解决老年人用餐与娱乐难题。
郑维贤组建小区党员先锋服务队,招募53名楼栋长、单元长,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庭院巡查、垃圾杂物清理等活动,助力小区成功获评“五星小区”。
从军营到社区,郑维贤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让军人的担当在基层治理中持续闪光,在不同的舞台上绽放出了同样的光彩。
许庆江:创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联络点
许庆江。供图
在法治领域,退役军人许庆江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1978年出生于重庆垫江普通农村家庭的他,自幼便怀揣一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律师梦,希望做一名法律的践行者,社会良知的守护者。
2002年入伍后,许庆江坚持自修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并于2005年高分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他在部队多年,历经多岗位磨砺,曾参与保障救援、抢险救灾等任务,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自主择业转业后,许庆江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创立云南和与合律师事务所,目前团队发展成为近五十人的中型律师事务所。近年来,律所累计代理各类刑案、民商事案件数百起,为二十余家单位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其中退役军人及军属占比高达60%。2023年,许庆江创建全省首个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联络点,相关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许庆江还常年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以专业能力和担当精神,在法治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为退役军人转型法治领域的标杆人物。(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