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供图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晓莉)“快,现在暂停教学,全力救治。”近日,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医院进行教学交流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第四批援老挝医疗队,在一次常规联合教学查房中,敏锐识别出一名病情危重的当地患者,并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成功实施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这场紧急救治,展现了中国医疗团队的高效专业,也成为中老医疗合作生动的实践教学。
事发当日,医疗队正按计划在心内科诊室开展教学查房。一名36岁男性患者,因为胸痛前来就诊。当时,患者情况看似稳定,却引起了医疗队队员、省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云梅的警觉。她查体发现,患者血压异常、心率偏快,并存在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等一系列体征,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她判断:患者病情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夜间常因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垫高枕头才能入睡,这些症状高度指向严重心脏疾病。查看了患者胸片后,医疗队发现患者心脏显著扩大,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
随后,省一院重症医学科医生茹金指导老挝当地医生为患者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连线省一院心脏超声专家。最终,确诊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疾病已经非常危重,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衰,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张云梅说。
诊断明确后,一场中外医护团队协作的抢救迅速展开。张云梅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实施利尿及抗心衰治疗;省一院麻醉科医生查阅资料、沟通老挝现有药物;信息科医生协调当地药房,把急救药品送至科室;急诊外科医生带领当地护理人员建立全面监护体系,明确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等护理要点。
通过中外医护团队紧密配合,患者当晚症状就得到缓解,能平卧入睡,血压、心率逐步趋于平稳,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非常后怕,一整夜没睡着。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向中国团队学习,尽快提高诊治水平。”老挝琅勃拉邦省医院心内科医生表示,此次抢救过程为他们提供了示范,亲身感受到中国医护团队的快速反应和规范流程,将成为提升本地严重心脏病诊疗能力的重要样本。
此次救援不仅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更是中老两国医疗卫生合作深化的体现,中国医疗队通过实战演示和带教,有效助力老挝医疗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