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一等功女站长李向丽:7年守好云南北大门,10余处伤疤藏着惊心动魄
昆明信息港    09-17 10:01:43

在云南省48个一级智慧公安检查站中,楚雄州永仁县公安局永定公安检查站站长李向丽是唯一的女站长。这位中共党员的履历上,记着1次个人一等功、3次三等功、8次个人嘉奖,2022年还被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评为“云南省政法工作先进个人”。而比荣誉更醒目的,是她身上10余处深浅不一的伤疤——那是7年“守门”生涯里,与毒品、危险正面交锋的勋章。

永定公安检查站是缉毒、反恐的最前沿,也是“云南北大门”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这里的民警没法隐匿行踪,每日暴露在车流中,每一次查缉都是直面生死的宣言。2017年前后,检查站初建时,毒品查缉形势严峻,组织急需一名执法办案本领过硬的女民警。李向丽接到征询时,只说“坚决服从安排”,可到了站点才发现,条件比想象中更艰苦:全站只有一间简易铁皮房,冬天靠柴火取暖,雨天连避雨的地方都没有,一次大风甚至把查缉棚掀到了山脚。

作为站里唯一的女民警,李向丽没给自己留半分特殊。她跟着战友轮值24小时四班三运转的公开查缉,女性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检查、抓捕、看管,也全由她一力承担。最惊险的一次,她在大巴车上发现一名异常女子:对方怀抱婴儿却没带任何行李,还拒不提供身份证。面对“听不懂汉语”“孩子哭闹”的推脱,李向丽抛出几句关键提问,瞬间戳破对方的伪装,决定将其带至安检室。

可刚走没几步,女子突然将婴儿狠狠摔向地面。李向丽本能地伸手去接,抱住孩子的瞬间,她清晰听见手指骨头断裂的声音,断骨刺破皮肤,鲜血立刻浸透衣物。后来查实,这名女子正是涉嫌运毒的在逃人员。这道伤疤,只是她10余处伤痕中的一道——双手、腹部、腿部、脚部的印记,每一道都藏着一段与犯罪分子“硬刚”的故事。

查缉工作容不得半分马虎。2021年,一辆17米长的物流车到站时,缉毒犬反应强烈,提示可能藏有违禁品。车厢里塞满快递包裹,李向丽和队员们当起搬运工,花了整整6小时才把所有货物搬下车。面对堆积如山的包裹,她顾不上休息,重新组织排查。当拿起一个标注“茶叶”的箱子时,她立刻察觉不对:“正常茶叶不会这么沉。”开箱后,1.1公斤冰毒赫然在目。而这次排查,也让她的小腿被货物尖锐边缘划伤,又添一道新伤。

除了危险,极端执勤环境也是不小的考验。夏天暴雨倾盆,执勤岗周边的蚊虫尸体能堆成 “小山丘”;冬日寒风如刀,身上的金属装备能冻成“冰甲”。李向丽的小腿上,至今留着飞蚁反复咬伤的痕迹;长期在昼夜不息的车流噪声中工作,她的听力也受到了损伤。可7年来,永定公安检查站的48名队员,无一人辞职、无一人退缩。

答案就贴在检查站的公示栏里——一封捺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李向丽是第一个签字捺印的人。在她的带动下,这支队伍拧成一股绳,交出了亮眼答卷:7年核查车辆728万辆,抓获犯罪嫌疑人542人,实现查缉“零失误”;检查站两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三等功,2019年更迎来九国禁毒官员专程来访,收获高度赞誉。

“作为女性、作为母亲,面对‘露脸查缉’的危险,想不想换岗位?”每次被问起这个问题,李向丽的回答都很坚定:“查缉工作没有男女之分。我多尽一份力,就多一份安全。我的脸必须露出来,就是要让亡命徒知道,不管是一克毒品还是其他违法犯罪,都过不了我这关!”

夜幕降临,永定公安检查站依旧灯火通明。李向丽额角新添的蚊虫包还在红肿,防弹背心下的旧伤隐隐作痛,但她依旧挺直脊梁,带着战友走向下一辆待检车辆。世人总说“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如李向丽这般,选择直面刀锋,替千万人守住了平安关隘。(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