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真情帮扶 云南省第一监狱点燃迷途者心灯
昆明信息港    09-22 19:43:07

宗某因故意伤害、损坏财物入狱,刚入监时,他总是沉默寡言、频频走神,别人一句玩笑话,他就能把拳头攥得发白。狱警对他的改造难以入手。但敏锐的干警发现,当女儿在亲情电话里带着哭腔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时,宗某沉默又羞愧地低下了头。这让云南省第一监狱四监区的干警们看到了突破口。

穿越180公里山路的家访

找准“心结”,方能对症下药。监区迅速制定方案,一方面通过反复谈心,引导宗某明白“踏实改造才能早日与家人相聚”;另一方面,把执法的温度延伸到高墙之外。

经验丰富的副监区长老崔带队,前往寻甸县宗某家中家访。跋涉了180公里的山路后,车辆在最后一段狭窄的小路前无法再向前行进,老崔和干警小尹便扛着油、米、文具等物资,徒步向上攀行。老崔边走边说:“这次我们要把真实的情况摸回来,把宗某的心结彻底打开。”

推开半掩的院门,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酸:宗父蹒跚相迎,三个孩子怯生生地躲在爷爷身后。当家访组说明来意,还带来了宗某的消息,老人的眼神才泛起一丝光亮。

“阿大!”当宗某带着哭腔的呼唤穿透屏幕,老人的眼泪“唰”就下来了。视频里,宗某穿着囚服,红着眼,对着镜头哽咽说道:“爹,是我不孝,对不起您和孩子。您别累着,要保重身体啊。”“好好改造,早点回来。”老人用袖口擦着眼泪,嘴里反复念叨。

宗某的大儿子紧握着新文具,小声询问:“叔叔,爸爸真能早点回来吗?”老崔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只要你们好好读书,爸爸在里面好好改造,就一定能。”

“这话,我得负责。”宗某孩子的那份期盼,沉甸甸地压在老崔心头。

当天下午,监狱联合寻甸县司法局、金源乡政府、妥托村委会,召开"院坝会议",制定四方帮扶清单,明确申请困难保障、心理老师定期家访、党员结对帮扶等措施。

真情切入的改造清单

傍晚,老崔在返程路上,用笔飞速写下了宗某下一步改造的切入点和教育路径。

收到老崔带回的家访资料和亲情视频后,监区第一时间进行分析研判,拿出了改造清单,以真情实感谈话破冰,用具体方案给希望,用多方合力增信心。

“要让宗某知道,他牵挂的家人正在被帮助,要让他感受到多方力量的支持,也要让他明白积极改造才是早日回家的航标。”监区长可华勇说。

至于宗某,当他看到父亲听到“阿大”那声呼唤时汹涌的泪水,听到孩子们稚嫩的“爸爸加油”时,压抑许久的泪水瞬间决堤。经过反复确认家人得到了帮助后,他的眼神中闪现出一种看到希望的光亮。良久,他声音沙哑却无比坚定地说:“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

宗某主动写下了给家人的回信,字字句句诉说着对家人的愧疚与改变的决心。如今,他改造积极,性格也变得开朗。

这场跋涉180公里的家访,是云南省第一监狱运用“枫桥经验”用心用情改造罪犯的生动实践。这盏由亲情呼唤与多方合力共同点燃的心灯,照亮了迷途者洗心革面、回归家庭、回馈社会的希望之路。(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通讯员王跃翔/文 于文君/视频)

编辑:王奕然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