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纵深推进“生态为民”行动
云南网    09-22 22:45:51

为认真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工作要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坚持督察促治、强化标本兼治,在2024年“生态为民”行动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抓实问题线索选取、抓实实施方案编制、抓实推动问题解决,纵深推进2025年“生态为民”行动,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完美闭环。

生态基底在纵深修复中筑牢夯实。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坚持“打深井”,筑牢根基。制定印发《2025年云南省“生态为民”行动实施方案》,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我省群众投诉问题、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平台等渠道选取100个,作为省级问题清单,为拓展“生态为民”影响面,同步指导16个州(市)结合实际分别印发行动方案,共选出“236”个问题作为州市问题清单。问题覆盖范围从2024年的64个县(市、区)增加至99个。

环境顽疾在纵深治理中有效破解。坚持“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整治一片区域,形成一套经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以点带面,指导各州(市)结合2025年“生态为民”行动问题办理和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共27个,以“小、微”核技术利用单位专项检查、机动车维修行业污染整治、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整治专项行动、金沙江流域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专项整治等为抓手,纵深推进区域行业问题整治。文山州聚焦口腔诊所、民营医院、动物诊疗机构等群众身边常见常进的“小、微”核技术利用单位,围绕企业辐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制度建立执行、应急装备配备、人员培训等方面情况逐一排查,着力从清单查疏漏、服务解难题、检查减干扰等3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强化辖区辐射环境风险防控,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烧垃圾味道大得很,人都熏得坐不住”,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接诉即办” 高效化解社区异味难题,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夜间巡查10余次,对东山片区修理店铺焚烧修理垃圾异味扰民问题及城区烧烤油烟扰民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有效减少了异味扰民情况发生,同时引导周边居民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较2024年异味投诉举报数量减少12件。 

治理效能在纵深改革中显著跃升。省生态环境厅依托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调度系统,优化完善“生态为民行动”专项应用,进一步简化异地协同、现场核查流程,推动“生态为民”行动“信息化管理、全流程调度”,切实为基层减负,同步鼓励州市结合实际通过信息化方式,简化操作流程,实现高效管理。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投诉举报电话、微信平台、现场来访等多渠道,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构建全维度群众诉求收集体系,确保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同时在设立省级“生态为民”100个问题公示牌,实现群众诉求“从举报到核实到整改到反馈”全流程闭环管控,确保问题不反弹。据统计,2025年1—8月全省累计收到生态环境部门职能范围内投诉举报件2161件,较去年同期减少474件,同比下降17.99%。

绿色生活在纵深实践中蔚然成风。以强化环保政策法规宣贯为抓手,我省着力推动“生态为民”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德宏州陇川县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向企业主专题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规,通过案例解读强化责任意识,推动“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从思想源头上防范问题复发;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德钦分局以“以帮扶促整改、以指导促提升”为目的,向多家医疗机构等企业开展现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法规的现场讲解。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交出“生态为民”新答卷;临沧市双江县创新采用居民共享共治模式,采取“政府部门维修资金输血疏通小区生态堵点+居民集资造血清除沟渠污染顽疾”双模式,创新环境治理从“政府包办”向“全民参与”转型,探索基层生态治理的新路径。

从精准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省级100+州市级236”个问题攻坚,到创新构建“省级统筹、州市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共享共治格局;从督察促治、标本兼治破解环境顽疾,到制度创新、智慧赋能推动长效常治;从污染治理的显著成效到绿色风尚的深入人心——每一步实践,云南省“生态为民”行动生动诠释了“为民生‘加码’、让绿色‘增值’”的核心要义。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机制,持续拓展“生态为民”行动的深度与广度,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云南新画卷,让云岭大地的蓝天碧水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不动产”。(云南网 记者胡晓蓉)

编辑:王奕然    责任编辑:俞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