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9月23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云南代表团的116名选手参加了106个项目“全项目”的激烈角逐,最终斩获2金3银5铜40优胜,获奖率达45.7%,首次实现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云南代表团获“突出贡献奖”。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本次大赛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共设置106个比赛项目,全国35个代表团、3420名选手、3275名裁判参赛。
本次大赛,云南总体成绩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张健之获软件测试(国赛精选)项目金牌,李雨霞获酒店接待(世赛选拔)项目金牌;蒋忠何、廖世豪、朱蕊分别获得信息网络布线(世赛选拔)、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世赛选拔)、中式面点(国赛精选)项目银牌;杨茗皓、马世运、陈建刚、普国峰、陈子骏、吴宗山,分别获得飞机维修(世赛选拔)、美发(世赛选拔)、工业机械(世赛选拔)、自主移动机器人(世赛选拔)、焊接(世赛选拔)项目铜牌。
获牌的11名选手中9人为“00后”,20个项目的选手入选第四十八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此外,张健之还获评“参赛团最佳选手”奖,李雨霞获评“西部技能之星”奖。
据悉,组委会将对国赛精选项目获金牌的职工选手按规定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对获奖选手给予职业技能等级晋升。
赛事极大激发了全省广大技能人才“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热情,更好凝聚了“产业强省、技能兴滇”的社会共识,也为云南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经验、启发了思考。
聚焦服务产业发展,找准技能人才培育重点。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体现云南特点、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养技能人才搭建了广阔平台。省人社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出台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15条措施,先后实施高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强省5项行动,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劳动密集型等6个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全省技能人才达659.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6.6万人。这次获得奖牌的10个项目,来自先进制造、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领域。
聚焦促进就业增收,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云南坚持把提升技能作为促进就业增收的关键一招,投入专项资金2.2亿元,安排每个县区200万元,动态增加培训工种至1133个,运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构建“一县一业一培训”精准培训体系,培育打造劳务品牌234个,今年组织培训146.2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44.8%,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县域内就业855.9万人,增幅达1.55%、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56.5%,比去年增加14.6万人;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14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更多群众实现“一技促增收”。
聚焦构建竞赛体系,发挥竞技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围绕“全面选人、冲金夺银”,出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操作指引等,将参赛范围拓展至企业、院校、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对获奖选手入职入编、职称评审、岗位定级给予倾斜支持,并按赛事层级分别给予获奖选手、教练团队2万元至60万元奖励,强化政策支撑;连续4年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季”等活动,累计组织10万余名选手同台竞技,每年影响带动100万名企业职工、院校学生比武练兵,进一步营造以赛促学、以赛施训、以赛强技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