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云南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成效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医疗保障局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省全民医疗保障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位推动全省医疗保障工作,印发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坚定不移深化医保改革,全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防风险、优服务,推动全省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十四五”规划确定的3项指标提前收官,14项指标达到预期,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群众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制度体系越来越健全。省委、省政府先后研究出台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实施意见、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省政府常务会议每年研究和部署医改工作,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管理机制经验,医保便捷化改革“村村通”工程等一批标志性改革接续落地实施,“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有效保证了制度公平性与基金可持续性。
全民参保基础越来越牢。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财政、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税务等部门协同发力,全面落实参保长效机制。我省放开参保户籍地限制,群众可以自主选择在常住地、就业地、学籍地参保缴费;创新实施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实现“落地即参保、出院即报销”,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典型案例。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
待遇保障越来越好。“十四五”以来,全省有7.7亿人次享受医保待遇,基金支出2749亿元,较“十三五”增加1300万人次、363亿元,职工、居民住院待遇保障水平总体保持在87%、7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填补职工普通门诊费待遇空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到近亲属,累计惠及1亿人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57.51亿元,个人账户共济绑定312万人次,共济支付40亿元。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病种实现全省统一,病种数从40种增加到53种,5年间享受待遇8291.48万人次,基金支出368.93亿元。医疗救助实现州(市)级统筹,救助5892.41万人次、129.55亿元。积极将更多的创新药、特效药纳入医保,5年间医保目录内药品从2800种增加到3159种,其中罕见病用药达到100种,帮助数万重症患者和家庭重燃生活希望。
助力“三医协同”越来越实。“十四五”以来,全省医保基金累计支出近4046亿元,服务和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在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上,将藏医、傣医、彝医等39项民族医项目和308种中药饮片、639种中药配方颗粒、809种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报销,截至目前,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医疗机构制剂医保报销惠及2723.58万人次,基金支付33.21亿元;抓住国家组织中药饮片集中带量采购契机,帮助支持省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走出去”参与集采,我省1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45个中药饮片品种进入中选名单,覆盖32个省(区、市)。在支持医疗机构发展上,建立医保基金预付金制度,向符合条件的576家定点医疗机构拨付预付金11.05亿元,缓解定点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实施即时结算改革,向定点医药机构拨付合规费用的频次,由每月1次增加至3次,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连续5年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优化调整1.9万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在赋能医药企业发展上,创新建立“双月会商”机制,与医药企业“面对面”坐诊接诉、现场开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频次从平均3个月1次调整为每月至少1次。
基金监管越来越严。省政府印发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若干措施,明确五方责任,构建权责明晰、严密有力、安全规范、法治高效的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体系。建立社会监督员、举报奖励、行刑衔接等机制,推动基金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数智赋能越来越强。我省建成标准全国统一、平台省级部署、数据全省集中、网络全面覆盖、安全保障有力的信息化平台,达到“书同文、车同轨”的标准。上联国家医疗保障局、横向连接所有省份、下通市县乡村和全省3.6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具备经办管理、公共服务、智能监管、宏观决策四大功能。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刷脸结算和展码支付功能,医保码激活4377.97万人,实现参保群众从“卡时代”向“码时代”“脸时代”转变,解决忘带卡、丢失卡无法直接结算的烦恼。
医保经办服务越来越优。扎实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省内医保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13个事项实现高效办成,生育津贴发放从“单位中转”调整为“个人直享”,办理时限从30天缩短至10个工作日。省内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个人账户余额同步转移,实现即转即到,待遇享受无缝衔接,相关经验全国推广。实施医保结算和服务“村村通”工程,在全省1.45万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安装刷脸终端,让群众在家门口刷脸就能看病购药实时结算,办理医保业务从“城里办”到“村里办”。不断规范异地就医服务,医疗费用报销实现跨省直接结算,10种门诊慢特病待遇可以跨省享受,解决群众异地就医购药“垫资跑腿”难题。“十四五”以来,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8489.53万人次、451亿元,为旅居云南的外省参保人直接结算1286.11万人次、69.29亿元,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医保经办服务中焕发新光彩。(云南日报 记者党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