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主引擎——数字赋能 强产兴域
云南日报    10-04 09:59:49

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 记者 高吴双 摄

海禾正奇数字产业(企业)联盟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动画设计与创作。 记者 黄兴能 摄

“十四五”以来,昆明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及信息产业,以“数字昆明”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培育、数字化应用深化和政务信息化升级,全方位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目前,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千亿级,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2024年,昆明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为1219.7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608.35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省总量的47.32%,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成绩单”。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昆明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政策支撑护航快发展

近年来,昆明市研究制定以数字开放合作为特色、以数字企业引育为核心的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政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昆明市大胆探索,构建全链条制度体系。目前,正加紧推进《昆明市“十五五”数字昆明建设规划》等政策文件出台,为构建数据交易“1+7+4”制度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合规流通奠定制度基础;加快制定《昆明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规范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自2025年3月31日正式运营以来,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已成为数据交易的核心平台。上半年,该所完成206个产品登记、33个产品挂牌,撮合交易21笔,金额达5900万元。自上线以来,平台已吸引数据商、第三方服务机构超200家入驻。昆明与8个州(市)达成战略合作,设立普洱城市工作站,推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成为数据跨境流通试点,并与广西北部湾、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建立合作。

昆明市数据流通“朋友圈”不断扩大,吸引了一批实力强、前景好的头部企业和机构入驻。华为区域总部、中国电信“两亚”智算中心、中国电信量子通信实验室、磨憨围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博威电子信息东部转移承接示范园等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

昆明市创新推出“算力券”政策,着力解决企业算力成本高的痛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建立“1+1+N+X”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推动化学新材料、高原特色电力装备、民族药、化学药、绿色食品制造5个细分领域实施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有效促进了各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推动400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近日,昆明市发布《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宣布每年设立1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设施建设夯实硬实力

2024年12月1日,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正式启动;2025年9月16日,该局正式贯通互联,标志着项目进入运营准备阶段,未来将极大提升区域通信互联互通能力。

近年来,昆明市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石,在网络覆盖与算力支撑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截至目前,昆明建成5G基站4.7万个,城市网络万兆端口19.7万个,建成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入选国家“千兆城市”;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实现三大通信运营商网间数据直接在省内交换;建成以昆明为起点的中缅、中老跨境陆地光缆,提升了昆明乃至云南的网络汇聚水平和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全方位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省内网间通信性能,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万溪冲,如今已成为城市近郊的休闲登山胜地。登高远望,万溪冲核心区一片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昆明市万溪冲智算产业园便坐落于此。日前,该园区成功获批云南省首个智算产业集聚区,已吸引众多数字经济企业入驻,周边高校林立,备受“创客”青睐。

万溪冲的变化,折射出昆明市在提升算力基础设施能力方面的战略布局。昆明市充分发挥“绿电+智算”融合优势,以万溪冲智算产业园为核心,加快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算力规模达4603P,这一专业化布局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高标准建设昆明城市大脑,建成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重点场景应用48个。全市建成全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接入国家数据接口75个,打通国家、省、市三级政务数据共享通道。实施数字云花平台、中国昆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服务平台、磨憨智慧口岸等一批重大项目,“数字昆明”建设正加快推进。

快速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已成为昆明新的竞争优势。

发挥优势拓宽新赛道

昆明市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汇点。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及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磨憨镇,昆明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背靠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面向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市场,昆明市正逐渐从市场的边缘走向开放的前沿,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一特有的优势,让昆明市发展数字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走进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的螺蛳湾商贸城,在传统的小商品批发业务中,涌现出一批操着南亚和东南亚各国语言的网络卖家,他们通过互联网向各国买家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数字经济在这里得到具象展现。

站在数字经济发展全面起势的新起点上,昆明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高地。昆明市正抢抓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两亚”国际数据港项目落地建设。

官渡区借助获批全省首批数字出海基地的契机,集聚昆明螺蛳湾数据产业园、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等省级数字产业园区和要素平台,积极构建云南省数字贸易出海“首发站”。西山区则重点打造“1+2+3+N”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东南亚市场开发,打造万达科创生态城、广电数产中心等三大核心平台,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争取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市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助力区域产业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未来,昆明市将立足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带来的国际网络架构优化、带宽扩容、质量提升、时延降低等新型优势,重点发展跨境云/算力服务、国际数据服务、跨境电竞、跨境电商、跨境软件(平台)服务五类产业,延伸布局跨境数字金融、跨境智慧物流、跨境数字文创三类产业,着力夯实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支撑。

昆明市正从区域性数字枢纽向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高地迈进,数字技术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云南日报 记者尹朝平

编辑:王奕然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