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通讯员张宇凡)近日,昆明市科学技术局“打造科技政策‘直通车’实现惠企纾困‘零距离’”案例入选昆明市2025年上半年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今年,市科技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紧扣《2025年昆明市10件惠企实事》,构建“政策精准滴灌+服务靶向输送”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深化“局长坐诊接诉”工作,联合多个部门进园区为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把脉问诊”,形成“精准问需—入企送策—联合会诊—高效响应—闭环跟踪”链条式服务机制,解决科技型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政策上,市科技局首创“扫码即查”政策汇编,破解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用不上”难题。整合省、市两个层级涉及创新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引培、国际合作、金融支持等领域惠企政策,编制《科技创新惠企重要政策汇编》。嵌入“政策查询”与“政策解读”双二维码,企业扫码即获政策原文、权威解读和咨询通道,实现政策“一键直达、一码通晓”,极大提升政策知晓度与查询便捷度。
聚焦企业难题,在征集企业诉求时,建立“内研外联”协同机制。对内,市科技局按照诉求清单组织业务处室研判,制定答复方案;对外,精准对接关联部门征集专业意见。在“优化营商环境·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联合“巡诊”中,联合市政务服务局等多个部门,与贝泰妮、昆药集团等10家代表性企业恳谈交流,聚焦政策落地、审批流程、资金兑现等方面的问题,高效推动“一件事,一次办”,确保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服务上,围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科技研发投入归集、技术合同登记备案、科技服务业发展等关键核心事项,细化服务下沉举措,推行“532工作法”。组建专业化科技服务团,深入县区、园区、企业一线,开展“点单式”培训辅导+“把脉式”诉求诊断,高频次、高质量实现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精准匹配。
为确保“长效护航”,市科技局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理念,创新建立科技惠企服务“月报机制”,动态记录每次“入企问需”的需求清单、培训成效及回访情况,形成全链条闭环服务台账。贯彻践行“三法三化”具体要求,明确责任主体与回应标准,确保服务不走过场,问题解决有始有终,企业真正有得有感。
系列措施下,政策汇编创新融合“一键直达、一码通晓”功能,实现线上二维码与线下宣讲发放相融合,专场培训与一对一服务相配套。目前,已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6个园区及439家企业,企业获取、理解、运用政策的效率显著提升,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优化搭建开放、务实、高效的政企常态化沟通平台,在“优化营商环境·科技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联合“巡诊”中,将被动“坐诊”转变为上门“巡诊”,回应企业诉求31项,实现诉求问题“一线反馈、一线解决、企业满意”。
此外,实现服务效能“量质齐升”,截至9月10日,科技服务团累计开展“入企问需”52场次,服务覆盖广、专业性强。通过高频次、高质量“专场培训+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在科技领域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