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流动的活水,如何让这汪活水滋养本地发展的土壤,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课题。芒市在贯彻落实省、州“旅居人才”工作部署中,不仅注重广纳贤才,更致力于用精准的服务和温暖的关怀,激发旅居人才扎根芒市、建设芒市的热情与智慧。近期,一位清华学子的返乡创业故事,成为了这项工作最生动的注脚。
在对全市旅居人才的系统性走访摸排中,两位特殊的青年探索家进入了市委人才办的视野——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张莹和她的创业小伙伴高俊宇。张莹作为德宏走出的优秀学子,毕业于清华大学,并拥有牛津、耶鲁深造经历及国际顶尖咨询公司工作背景。两人虽未常驻芒市,却心怀桑梓,共同汇聚清华、央美等顶尖学府深造后的创意,立志在家乡创立“德宏印象”品牌,专注于将德宏独特的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设计。

了解到张莹团队的情况后,市委人才办多次走进“德博文创”文创空间,搭起了旅居人才融入芒市发展的“连心桥”。
当好“信息顾问”:“我们目前正处于产品研发初期,非常需要对本地的非遗项目、传统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在了解到张莹团队的需要后,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凭借建立的“旅居人才库”和本土人才资源,在24小时内为他们精准对接了4位资深的银器制作、织锦工艺非遗传承人,为他们提供了第一手的创作素材和技术支持。
搭建“资源桥梁”:“张莹团队的产品,比较精致,和芒市结合得比较深,设计理念上也积极融入本地文化,我认为可以作为文旅产品推荐。”在旅居人才工作例行的碰头会上,工作人员提出了想法,并主动牵线文旅和宣传部门,力求多方发力,探索将本地特色文旅产品纳入本地文旅推广体系和特色文旅线路的可能性。

疏通“关键节点”:“我们在北京还有工作,每月在芒市时间不长,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想在芒市注册一个文化公司,但是不清楚这个流程怎么办、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在走访过程中,张莹向市委人才办提出了她的困扰。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主动对接了州、市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办理流程中的相关问题,为其扫清创业路上的障碍。“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为每一名到芒市创业的人才点亮‘梦想橱窗’。”市委人才办工作人员杨健表示。
在开展“旅居人才”工作前期,芒市就推出了“无忧旅居”生活、创新创业、宣传推广等支持,立足芒市实际吸引旅居人才赋能城市发展。张莹团队纳入“旅居人才库”后,享受“旅居人才驿站”提供的所有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服务。在收集旅居人才对芒市发展的建议时,市委人才办特意听取了张莹作为青年创业者对非遗活化、城市IP打造的看法,她提出的“将文创产品体验融入精品旅游线路”等建议,已由相关部门牵头研究落地可行性。

对张莹团队的帮助,是芒市系统性搭建旅居人才作用发挥平台的一个缩影。“旅居人才驿站”作为旅居人才工作的支点,将让每一位选择芒市的旅居人才,都能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实现个人价值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