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即日起,昆明日报开设“贯彻全会精神 云岭一线见闻”专栏,深入报道各行各业、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凝聚奋进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记者近日在石林彝族自治县采访时了解到,当地以特色花卉和设施花卉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化科技应用,大力发展花卉品牌、花卉设施及观光型花卉产业,花卉产品远销全国及东南亚,形成涵盖科研、新品种展示、种苗繁育、生产、销售、冷链物流的花卉产业链,石林花卉国际化品牌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朵花 带动一个产业
“菲丽雅年销售额已突破3500万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11月1日,在云南菲丽雅花卉有限公司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企业的国际化品质和实力。
“菲丽雅是石林县以 ‘一朵花’ 激活一方经济,开出一条‘美丽产业’的典型代表。”石林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石林县板桥街道的生产基地,成片的玫瑰在晨光中摇曳,这些即将成为永生花的鲜花,将通过云南菲丽雅花卉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运作,走向全球市场。
永生花也叫保鲜花,以鲜花为原材料,经过脱水、脱色、保鲜、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艺处理后,可长久保存3年到5年不凋谢、不枯萎,近年来逐渐成为高端礼品市场的宠儿。
云南菲丽雅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必良从事永生花行业已经13年。他表示,作为国产永生花头部企业,公司在石林建成原材料加工工厂(石林华莱永生花卉有限公司)以来,累计建成117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基地,自主研发永生花制作工艺,形成年产320万朵永生玫瑰的产能。
“我们打破了日本、厄瓜多尔等国的技术垄断,让国产永生花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与国际上的一些大品牌都有合作,比如迪奥、阿玛尼、欧莱雅等化妆品企业,以及保时捷、阿斯顿·马丁、丰田等汽车企业。” 云南菲丽雅花卉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华举介绍,依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的“永生花研发中心”,企业已掌握23项核心专利,制定了国内首个永生花质量分级标准,产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达22%,成为爱马仕、香奈儿等品牌的指定供应商。
“每一朵永生花,都是石林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 周必良说。从田间到指尖,从彝乡到全球,企业用科技与创新让鲜花 “永不凋零”,更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花海中持续绽放。石林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目前,石林县共有15个永生花加工企业。菲丽雅的发展,是石林产业升级的缩影。
一个产业 带动一方经济
石林花卉产业正稳步发展。作为云南花卉的核心产区之一,石林依托喀斯特地貌与得天独厚的气候,孕育出4.13万亩“花园”,年产鲜切花7.2亿枝,远销全国及东南亚。
“石林现有花卉生产企业78个,其中市级龙头企业有7个,合作社10个,种植大户87户,花卉栽培设施1.6万余亩。”据介绍,石林县有北山、路美邑、青山、雨布宜、螺丝塘等6个鲜切花标准化示范点,目前主要种植玫瑰、满天星、康乃馨、绣球花、非洲菊、洋桔梗等,有特色花卉国兰、大花蕙兰等500余万盆,以及以万寿菊为主的芳香植物1500亩。
近年来,石林县积极拓展花卉产业链,多举措推动“美丽产业”向“幸福产业”迈进。目前,当地已形成涵盖科研、新品种展示、种苗繁育、生产、销售、冷链物流的花卉产业链。
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石林辖区著名的花卉企业,也是云南省最大的集鲜切花生产、品种研发推广、种苗生产、采后处理、冷链物流、市场交易、销售于一体的国际型农业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曹荣根介绍,在种业端,企业已经做到引进国外品种与自主研发并进,其所属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拥有花卉种质资源1000余个,通过杂交诱变形成花卉新品种10000余个,申请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达116个。“下一步,我们会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实现自有知识产权品种与引进品种的平衡。”曹荣根透露,在市场端,企业依托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提出“全国一张网、全省一盘棋”的布局构想,在云南省内接管运营姚安国际花拍中心,并计划在国内各省会城市建立交易分中心,还规划进入东南亚、中东和中亚市场。
“走出去”是石林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石林已备案花卉企业24家,预计投资4.3亿元。石林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石林县将坚持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发展要求,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优质项目,持续壮大花卉产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石林县花卉产业协会会长吴志恒表示,“花卉产业协会的短期目标是3年内带动会员增收30%,打造5个省级示范种植基地;长期愿景是让‘石林花卉’成为国际高品质花卉代名词,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昆明日报记者 赵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