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前相比,小区的外观新了,道路平了,积水没有了,还增加了停车位,住着舒心多了。”日前,家住禄劝县屏山街道南一新村的居民王金宏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这个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小区,曾经饱受基础设施老化、雨污管网缺失、停车位不足等问题的困扰,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广、资金密集,直接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禄劝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组地”联动监督优势,通过一线走访、听取民意、查阅资料等方式,在摸清底数、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制定监督清单,督促相关单位履职尽责、落实整改、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谈起改造后的变化,居民感到幸福满满。这些变化是禄劝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探头”深入民生领域,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为顺利推进这项工程,屏山街道纪工委将监督“探头”架在项目改造一线,与社区党委联合成立工作组,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难点,持续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通过参加项目推进会、听取进度汇报、实地走访施工现场、与居民面对面座谈等方式,收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群众关切问题。目前,累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86条,协调解决施工问题23个,调解矛盾纠纷8起。
“每周至少去现场看一次,既看工程质量,也听居民反馈,确保监督不走过场。”屏山街道纪工委负责人介绍,针对收集的意见建议,纪工委建立问题清单,逐条向建设方反馈并督促整改,适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项目启动以来,已开展监督检查6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个。
日常监督中,禄劝县纪委监委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前哨”作用,协同住建、财政、发改等县级部门,聚焦行业主管、纪委监督责任,针对全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主动靠前监督,从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等入手,在改造工作启动前紧扣廉政风险点,对“关键少数”,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强化“治未病”思维;在项目改造中,重点聚焦项目立项审批、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全程监督,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简单问题要求立行立改,复杂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改造提升工作廉洁、高效。今年,禄劝县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40个小区,建筑面积106.78万平方米,惠及7104户居民。
“我们将继续立足监督职责、发挥监督利剑作用,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群众。”禄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南一新村历经5个月改造,一改往日脏乱破局面,实现华丽蝶变,设施焕然一新、环境宜居舒适。这场蝶变不仅让小区环境展新颜,更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段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