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山羊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羊”。 通讯员阮丽芝摄
近日,记者从阳宗海风景区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该区汤池街道曲者社区龙箐小组依托40余年养殖经验,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打造奶山羊联农共富项目,推出“合作社+企业+村党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持续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使奶山羊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羊”。
“养殖+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
羊奶素有“奶中之王”的美誉,其具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等优点,被视为乳品中的精品,适合婴幼儿、中老年等人群食用。凭借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羊奶深受消费者青睐,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这也为龙箐小组发展奶山羊产业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2022年,龙箐小组结合自身养殖传统,提出发展奶山羊养殖销售的思路后,立即得到各级党组织的重视,通过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召开研讨会议,全面梳理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为项目规划、落地、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方向指引。
同年9月,昆明龙箐奶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合作社组建了实力雄厚的核心骨干团队,由拥有40余年养殖经验的党支部书记徐文兵担任理事长,他精通奶山羊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撑;社区居委会委员、返乡大学生王政坤出任理事,负责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及出纳等工作,以年轻力量为合作社注入了规范化管理活力。
2023年,合作社迎来发展关键期。这一年,合作社成功争取到1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并自筹资金40万元,建成一座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的加工厂。同时,购进一系列专业生产设施设备,乳饼生产标准车间顺利投产,标志着合作社正式从“单纯养殖”向“养殖+加工”一体化转型,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探索“种养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如今,合作社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根基不断夯实。截至目前,合作社存栏奶山羊已达2000余只,日产鲜奶1.8吨。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开设了1家直营店,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凭借优质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截至2025年7月,直营店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56万元。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作社积极探索“种养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种植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大豆废弃秸秆,成为奶山羊的优质饲料;奶山羊产生的粪便,作为天然有机肥料回馈农田,滋养土壤、改善土质,助力种植业提质增效;合作社产出的鲜奶,一部分加工成风味独特的乳饼,一部分直接灌装上市销售,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为守住产品品质生命线,合作社在生产环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全力保障产品安全优质。相较于传统养殖加工模式的粗放化弊端,合作社建成了无菌加工车间,要求所有从业人员经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生产设备也实行定期消毒制度;在加工工艺上,采用双层蒸汽锅炉加热技术,有效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对羊奶口感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乳饼制作坚持纯手工挤压成型,经自然晾干水分后,必须通过严格检测合格才能出厂销售。同时,合作社在奶源收购环节严格把关,坚持对奶源进行检测,确保养殖羊群无布病、产出羊奶无抗生素残留,只有合格的奶源才能入库加工,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合作农户年收入最高增加10万元
“合作社+企业+村党组织+农户”的多元化经营模式,让参与各方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村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牵头整合土地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照合作社实际收益的10%提取集体收入,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合作社主动与云南羊羊好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羊来了乳品销售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渠道保障奶源的稳定销路和产品的市场销量,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农户加入合作社后,不仅在饲料、兽药采购方面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降低了养殖成本,还能获得合作社提供的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导,并以优惠价格购买优质奶山羊。
今年以来,羊奶价格有所上涨,合作农户年收入最低增加3万元,最高增加10万元。随着产业影响力的增强,合作农户也从最初曲者社区的28户,逐步拓展到汤池片区大部分养殖户及草甸片区部分养殖户,共富版图持续扩大。
徐文兵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争取在2026年动员阳宗海风景区管委会辖区内的大部分养殖户加入合作社,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奶山羊产业发展中来,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让奶山羊成为更多群众的“致富羊”。(昆明日报 记者王琳 通讯员歹永聪)
相关 林下养殖实现集体经济壮大与村民增收双向共赢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王琳)近日,记者从阳宗海风景区获悉,该区汤池街道鸡街社区依托69%的高森林覆盖率生态优势,创新打造“林下养殖+餐饮露营+亲子体验”新模式,通过“社区党组织+合作社+农户”运作方式,成功盘活林地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壮大与村民增收双向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鸡街社区地处高寒山区,曾面临传统农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外流、集体经济薄弱等发展难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鸡街社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天然沃土。在阳宗海风景区党工委及汤池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鸡街社区山野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2024年9月,合作社投入30余万元,盘活50亩林地,引入首批4000只土鸡,正式开启林下养殖产业布局。
“项目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让村民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鸡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崔国平介绍,农户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获得收入。同时,合作社聚焦品牌化建设,精心打造“鸡街土鸡”“鸡街鲜蛋”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土鸡在林间自由采食虫蚁杂草,其排泄物反哺林地土壤,形成“种养循环”的生态闭环。此外,合作社还在养鸡场周边种植5000棵经济树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让林下养殖既是富民产业,更是生态工程。
如今,鸡街社区已跳出单一养殖模式,向农文旅融合的多元业态拓展。除养殖土鸡外,社区正加快完善餐饮、露营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出抓鸡挑战赛、药膳鸡定制等多元化项目,全力打造集生态养殖、休闲观光、特色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从产业空白到业态多元,鸡街社区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崔国平表示,未来,社区将按“短期扩大养殖规模、中期创建特色品牌、长期打造省级标杆”的目标稳步推进,以生态为根基,以产业为支撑,持续书写乡村振兴的实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