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昆举行。为避免“错保”“漏保”“关系保”“人情保”“政策保”等问题,去年我省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实时核对315.93万人次,专项核对1.14亿人次。今年将实行全省统一数据精准核对,最大限度减少因救助对象认定不精准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实行全省统一数据精准核对 减少低保不公平
低保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救命钱。去年,我省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57元、每人每年不低于3500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665元。同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社会救助特别是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在对象、标准、政策、管理方面有效衔接。
2017年底,陇川县民政局多人违规享低保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去年,全省民政部门汲取“陇川事件”教训,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以小切口牵引大变化,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实现“不够精准”到“精准”的转变。连续打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统一全省社会救助业务办理信息系统,坚决纠正低保金不按月发放的不规范做法,推进阳光低保等一套“组合拳”。推广运用“互联网+监督”,公开低保对象姓名、居住地、享受低保金数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实时核对315.93万人次,专项核对1.14亿人次,全面清理整治“错保”“漏保”“关系保”“人情保”“政策保”以及低保领域作风、腐败问题。全省户均保障人数由2018年初的1.68人提高到近2人,高于全国1.85人的平均水平,基本杜绝平均享受、轮流“坐庄”等问题。
今年,我省将继续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目标,进一步提高救助精确度,加强兜底保障,促进精准扶贫。按照不低于当年扶贫标准的要求,稳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继续对27个深度贫困县,特别是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11个县给予重点倾斜支出。持续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整治,既注重整治“人情保”“错保”等问题,又严格坚持应保尽保,防止出现“漏保”问题。实行全省统一数据精准核对,最大限度减少因救助对象认定不精准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今年底力争实现火葬区殡仪馆实现全覆盖
去年,我省民政系统扎实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查整治大墓、豪华墓、活人墓。投入资金1.39亿元,资助新建、改扩建119个城乡殡葬服务设施。大力实施惠民殡葬,推行节地生态葬,倡导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文明风尚。全省划定和调整火葬区覆盖人口、国土面积分别达全省总人口、国土面积的70.38%、53.27%,比上年分别增加112%、99%。全面实施惠民殡葬、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的县分别达到56.5%、37.9%。全省平均火化率由2017年的44.7%提高到47.45%。
今年,我省将力争到年底火葬区殡仪馆实现全覆盖,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80%的乡镇,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35%以上,全省平均火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还将在专项行动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大墓、豪华墓、活人墓等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殡葬服务管理的规范和行业标准,推动殡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并计划支持25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升级改造30个殡仪馆。
5.56亿元资助建设578个养老服务设施
过去一年,我省老龄事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老年优待政策,推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省发放高龄补贴6.16亿元,惠及80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
养老服务方面,中央和省级投入补助资金5.56亿元资助各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578个。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省级投入5000万元,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行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和养老机构雇主责任保险,建立责任分担机制,床位、员工投保率达98%。
针对一些地方已建项目床位空置率较高的问题,今年,全省民政系统将在质量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由单纯扩大数量转向数量质量并举,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今年计划新建8个农村敬老院,消防安全改造30个城市公办养老服务机构、327个农村敬老院,提质改造15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5个农村敬老院、300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坚决消除养老机构在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此外,我省还将发挥财政撬动功能,制定养老机构运营资助办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制度,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持续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PPP等方式进入养老服务业。(春城晚报 首席记者宋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