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前后距离昆明主城150公里的红土地景区格外出圈,“大地调色板”上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光临,还让景区登上了央视。
红土地热闹的场景是昆明新春旅游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在火爆的数据后面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吸引游客使出的浑身解数,打造网红景点、联动商家开展年俗活动、升级服务内容……春节期间,昆明旅游消费市场上,各县区展开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
东川旅游
总收入首破2亿元
“这个春节东川的旅游虽然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还有很多需要改善加强的地方。”说起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东川旅游情况,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段奇显得有点谦虚。
2024年春节期间东川旅游亮点频出,单个节假日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40万人次,达43.38万人次,同比增长21.58%;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达2.09亿元,同比增长38.85%。
这组数据,是东川区在旅游市场上默默攒劲、暗暗发力的成果体现。作为昆明的北大门,东川地处云南、四川两省四地交会的中心腹地,是距离昆明主城最远的一个县区,这无形中让许多昆明游客望而却步,丧失了旅游先机。但这样一个不占先机的区,却能在此次龙年春节刷新纪录创新高。
红土地接待游客
同比增长154%
“红土地落霞沟景区今年2月8日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之前一直是没有门票收入的,但这次在活动上下功夫,首次实现了70多万元的活动收费,带动群众增收215万元。”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文旅中心主任马飞说。
今年春节,红土地景区格外热闹,在红土印象、落霞沟、老龙树几个景点安排了民俗表演、新年灯会、龙树祈福、篝火晚会和铁树银花等活动,还设置了萌宠乐园、马戏表演、美食区域等。此次红土地共吸引自驾车和旅游大巴8862辆,共接待游客4563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154%。
活动丰富精彩,但如何吸引人流更重要。马飞告诉记者,早在春节前一个多月,红土地景区就开始了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在昆明南强街做了一次地推活动,预售了部分活动套票,还邀请了50多名抖音网红达人、500多个账号矩阵进行宣传推广,并开设了‘红土地景区’官方抖音号,和19家线下旅行社达成合作,接待团队100多个,预售团队票5000多张,刷新了红土地免费景点的市场观。”
临港滨湖小镇
一房难求
东川区拖布卡镇临港社区地处云南、四川两省交会处,是会东、巧家、会泽、东川四县(区)交界处,是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移民安置区。因为拥有“高峡平湖”的独特景观,该地成为东川旅游“新贵”,此次春节期间,吸引了27万人次游客,占东川全区旅游人次的一半以上,民宿一度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临港社区因为有‘鸡鸣两省四县’的交通通达性,加之滨湖的优势,打造了摩托艇、水上帆船和游船等水上娱乐项目,对周边内陆地区的游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大家都爱来玩,曲靖市、凉山州的游客占总游客数的90%以上。”马飞说道。
针对过夜游客不多、景区景点配套设施不完善、业态不丰富、景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段奇表示,将继续加大“趣玩东川”品牌宣传力度,提升红土地、牯牛山、临港等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对现有民宿提档升级,引入高端民宿、酒店餐饮等企业,加快游客集散中心、落霞沟景区大坪子核心夜景亮化等项目建设。完善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商业业态,丰富市场内容,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二次消费,并利用东川区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东川领队户外运动游客集散中心作用,围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徒步,开发户外运动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加强A级旅游景区、最美乡愁旅游地等品牌创建。
“趣玩东川”文旅品牌
蓄力已久
“区里提前很久就开始谋划2024年春节期间系列活动的方案,由东川大集指挥部牵头先后召开了3次筹备会议、5次现场推进会,确定了春节活动的重点。”段奇介绍。
其实,早在去年4月,东川区就开始推出“趣玩东川”特色文旅品牌,并策划打造了东川大集,以“集市+”的模式,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 ,促进商业、旅游、文体等联动消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搞活经济。
2023年五一期间,以泥石流汽车越野赛和东川大集为依托的系列文体旅活动让东川人气暴涨,吸引游客3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2亿元,比2019年增长743%,比2022年增长868%,成为昆明旅游市场的一匹黑马。龙年春节更是持续增长,游客破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破2亿元。
在段奇看来,东川春节客流和旅游综合收入能够再创新高,离不开提早谋划和创新,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围绕“趣玩东川”特色文旅品牌,东川区此次以‘集市+农文体旅融合’和红土地景区化运营为重点,策划了“趣玩东川·回家过年”主题系列活动。
“城区重新启动了停办3年的龙狮拜年、春节游园、猜灯谜、燃放烟花等活动,让家门口的群众有了参与感,红土地、太阳谷千鼓彝寨、临港社区等热门旅游地则精心策划了各类具有当地特色且体验感强的活动……”段奇如是说。(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孟俊 佟薇 刘巧红 毛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