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赏花之旅·一路花香”主题列车开行,Z162/1次花卉主题列车往返昆明和北京,途经贵阳、长沙、郑州等10余个站点,列车上每天都有鲜花展示,一年四季花卉不断,进一步展示云南丰富的花卉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散文家杨朔在《茶花赋》中写道“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如今通过花卉主题列车,则是“人还未到昆明,心就醉了”!作为云南本地人,也会有“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么做”的小幸福之感慨。
实际上,具有云南特色的宣传展示工作,多年来一直不断地通过挖掘、汲取解构、重组,和整个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每个时期都有时代性的特点。比如:20年前就已经在开往北京的T62/1次列车上固定增设云南民族歌舞表演,当时旅客观看的热情可谓非常高涨,如果有现在的智能手机,恐怕平台传播热度也是空前。从一张简单的海报,到内容还算丰富及时的宣传册,再到如今借助新的传播方式、采取新的展现形式,也是另外一种水到渠成:方式的变化展示着云南的变化。
这趟列车将云南丰富的花卉资源与列车服务文化完美融合,为旅客打造了 “一路花香” 的全新体验。列车用山茶花、格桑花等 7 种具有代表性的花卉装饰车厢,每个车厢都有独特的花卉主题和装饰风格,让旅客仿佛置身于一个浓缩的云南花卉世界。以车厢为宣纸,用花枝作笔墨,让世界看到了云南深厚的花卉文化底蕴,看到了云南在旅游服务领域的创新与活力。云南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旅游目的地,而是一个充满魅力、不断进取的文化旅游胜地,“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九十年代的民族歌舞表演虽赢得满堂彩,终究是文化符号的碎片化呈现。而今的花卉列车则构建起完整的叙事体系:山茶对应茶马古道,格桑隐喻高原精神,每节车厢都是打开云南的文创盲盒。这种国际通行的审美语言,让法国植物学家看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方案”,使东南亚游客读懂“一带一路”的文明对话,在跨文化传播中寻找破壁,这种叙事转变,“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才如此令人耳目一新。
花卉主题列车,只是云南宣传创新的一个例子。云南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像古老神秘的东巴文字,承载着历史;还有内涵深刻的贝叶文化,凝聚着民族智慧等等,山川风物不同凡响者众。在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云南应该利用好这些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并辅之以新的传播方式,打造让人有代入感的文化体验,突破地域限制,让云南文化传播得更远,使之如春溪破冰,自然流淌。(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