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用影像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沁入人心
昆明信息港    07-14 17:39:07

2023年3月7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而在云南旅游这一主打的宣传口径提出前,当年1月首播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就已生动形象地向公众诠释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云南旅游火爆出圈。但风花雪月并不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全部,烟火人间、人情世故,也是这片土地充满魅力的原因,是让众多异乡人愿意旅居长留此地的关键。

从1959年的电影《五朵金花》起,云南在主流影视叙事中就始终扮演着“异域奇观”的角色,不少在云南开拍或者讲述云南故事的影视作品,都延续了“秘境云南”的旅游宣传逻辑,将风花雪月转化为都市焦虑的解药,让云南成为了全国观众向往的“诗与远方”。但靓丽风光并不是云南的全部,真实复杂的云南城市生活、市井文化,也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要素之一。日常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它是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走过的人生路径,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烟火气的具象体现,是一个群体共同生活的鲜活印记。

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斩获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奖的电影《翠湖》,就将镜头对准了昆明、对准了翠湖,将昆明人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用影像细腻地捕捉并呈现出来。在刚刚在昆明举行的内部展映后,有影评人士就感慨道,“电影没有把翠湖周边景点当作明信片来展示,而是将它们无缝织入角色的生活轨迹中,观众看到的不是宣传册上的风光,而是昆明人文历史与当下生活交织的生动现场。这恰恰精准诠释了‘旅居昆明’的吸引力。”

无论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还是“旅居云南”都不能是简单的旅游口号,它们要具备让人相信的魅力,能提供一种身心皆安的归属感,一种被浓厚生活气息包裹的幸福感。而这些不是一般的风光旅游宣传片所能展示的,只能通过长时段的影像化故事表达,才能生动具象地传达给人们。《去有风的地方》在2023年1月播出后,同年春节假日期间,云南旅游人次排列全国第二;旅游收入384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大理成为全国满房率排名第一的城市,凤阳邑、有风小院、沙溪、大理古城等成为国内最热旅游景点之一,真正实现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但无论是《去有风的地方》,还是《五朵金花》都不是云南的影视团队主创,这既说明云南在这方面存在短板,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巨大,而电影《翠湖》就是云南从影视拍摄基地向影视产业演进的显著一步。从去年1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牵头编制的《云南影视拍摄服务指南》正式印刷出版,到云南持续打造“云南影视”智慧服务平台,探索建设“艺术家第二居所”,这些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云南的影视产业不再局限于“天然摄影棚”,不再依赖于个体创作者的坚持。通过整合影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服务,深化与艺术类院校合作,设立实训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如成都、西安那样对影视产业的体系化扶持,从而涌现出更多像《翠湖》一样的获奖作品,让云南的形象超越刻板的标签,呈现更丰富的层次,真正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沁入人心。电影《翠湖》的成功也昭示:用云南影像讲好云南故事,我们正在路上。(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