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禄劝县锚定共同体意识主线 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昆明信息港    09-23 11:37:32

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禄劝彝绣凭借独特民族风情与创新设计成为焦点 —— 这一年产值达5000万元的非遗项目,正是禄劝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马鹿塘乡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1500亩的高海拔林下天麻示范种植基地,到火把节吸引八方游客的文旅热潮,该县正通过多元实践,让各民族在精神、经济、文化层面深度交融。

禄劝美丽乡村

近年来,禄劝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十进 + N”为载体、“三项计划” 为抓手,按“12106”工作思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首要任务便是凝心铸魂,建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禄劝彝绣深受市场喜爱

在非遗传承领域,禄劝县彝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游定美依托政府支持,成立禄劝县彝绣传习馆,整理100余种传统针法编撰教案,累计培训学员超1万人次;全县已建成刺绣沉浸式体验街1个、彝绣街1个、民族刺绣非遗工坊4个、传习馆3个、传习基地1个。

在此基础上,该县创新推出“宣传教育 +”“红色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创建 +”模式:制作民族团结进景区宣传片、宣传海报、手机彩铃等载体,将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

打造“普渡河铁索桥”“红军烈士洞”等12个红色教育类、历史文化类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挖掘禄劝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基因,依托乌东德水电站打造船工之家、金沙书苑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5条精品教学线路。

开展“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区域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覆盖率达100%,每月举办一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强化文化滋养,同时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节庆品牌,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深度融合,增进文化认同,建成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展馆,创作出280余个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昆明好少年”等模范13人,全县涌现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王邦安,“云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李加权、冷洪松,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孙显才,亚运会“三金”得主王莉、世界兵王李成龙等一批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凝聚共识。

禄劝非遗展演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禄劝县民族团结工作的核心落点。该县率先响应“飞地园区”建设要求,在磨憨—磨丁合作区建设全市占地面积最大的标准化厂房,并完成5家企业入驻协议签订;新能源产业形成有效支撑,2024年至2025年6月,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39个,岩子头200MW等5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4户工业企业实现升规纳统,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3户,工业投资完成43.72亿元。

禄劝板栗产业喜获丰收

农业领域同样成果显著:3个农产品成功申报“中国有机、欧盟有机”双认证,8个农产品跻身 “绿色云品” 品牌目录,引进道地药材、灵琪药业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337 个,建成鲜切花标准化示范基地8个,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成功申报 2 个省级 “一村一品” 专业镇、19个专业村,新增5个有机认证产品,有机认证转换8个,24个产品获得 “三品一标” 认证,全县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70.36亿元,增长3.1%。

禄劝精彩的村BA活动现场

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该县以 “民族团结+乡村振兴” 促进融合发展,投入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3563.19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0个,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9204.72万元,扶持农户3940户,“雨露计划” 补助资金发放2639人次547.65万元;投入2681万元实施中屏镇火本村、转龙镇月牙村、翠华镇上汤郎箐村、汤郎乡团碑上箐村4个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创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创建指标排名全市第一。

2024年,禄劝县民生支出占比达85%,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县内一级完中上线率增长52.27%,3所小学被认定为昆明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教育工作在昆明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通报表扬;“健康县城” 建设三年行动有序推进,5家乡镇卫生院通过 “优质服务基层行” 国家标准验收;社会保障服务不断优化,建成养老服务设施6个,发放 7 类兜底保障资金1.2亿元。

经济数据同样亮眼:2024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8.36亿元,以23.9%增速居昆明市首位;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58.2亿元增至2024年的186.34亿元,年均增长12.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3年22083元、5438元增至2024年44551元、14684元,年均增长7.27%、10.44%,改革发展成果由各族群众共享。

禄劝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成为重要抓手。此前8月,“崇澳连枝汇紫琅 榴光溢彩映滇陇”——南光“石榴籽少年行”跨域研学游开营仪式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举办,禄劝民族小学学生与该校学生以交换礼物形式结成“石榴籽伙伴”,并通过“到我的家乡去”民族团结宣讲、民族歌曲、传统舞蹈、乐器表演等,深化文化交流,共绘团结“同心圆”。

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方面,禄劝县深化跨省劳务协作、实施“千人赴疆务工增收”,推进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融居、互嵌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截至目前,赴新疆务工人员已达2000余人;同时与呈贡区17个社区结对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下沉力量开展“组团服务”,有效破解小区环境差、秩序乱等难题,合力解决群众“家门口”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增进各民族群众情感认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的共同体;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民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落户、就业、就医、就学等优质服务,方便各族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生活、安居乐业。

“童”心共绘石榴红

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则立足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实践路径:确立3条研学实践活动路线,打造“普渡河铁索桥”“红军烈士洞”等12个红色教育类、历史文化类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推出“青年同心结” 等民族地区青少年红色文化浸润主题活动品牌;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2024年组织60人次赴上海研学,9000余人次赴轿子山、乌东德电站等开展县内研学;今年6月,2025年禄劝“花山节杯” 云南省青少年篮球邀请赛在禄劝圆满落幕,为期3天的赛事吸引全省140支队伍、6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同场竞技,以篮球为媒融合民族文化,为云南青少年体育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禄劝县以民族节庆活动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旅游促“三交”成效显著。该县加快推进红色遗址保护展示、乌东德水帘洞农旅开发建设等项目,原始部落野温泉、平安福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转龙镇月牙村委会入选首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昆明北部5条自然野趣旅游线路精彩呈现,农旅、文旅、康旅、体旅、林旅 “五旅” 融合蓬勃发展;提质升级轿子山文化旅游节、火把节、花山节、乡村音乐节、丰收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禄劝彝族刺绣产品首次亮相澳门中国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文化旅游影响力逐步扩大;2024年全县旅游总花费达36.96亿元,同比增长42.43%。

如今,禄劝县正以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同富裕、交往交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通讯员常皖云 禄劝县民宗局供图)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