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郭红军 | 《近代云南商号信函汇编》导论
昆明信息港    09-29 18:09:59

图片1

绪论

《近代云南商号信函汇编》收录近代云南福利祥、颐丰德、永昌祥三家商号分号(庄)与总号、分号与分号间通过邮局或其他委托方式往来的商业信函共计一百零九封、三百四十九页筒子页又一面。这种信函的名称,杨克成(永昌祥创办人严子珍第三子)在《永昌祥简史》一文中谓之“通关信”,并称“每半个月,或迟些早些,各庄号必须写一封互通情报的信,称为通关信。那时没有复写工具,是学徒们用毛笔大量抄写的,等于汇报材料,也是请示报告的根据”。复据董承汉口述、常泽鸿整理的《永昌祥的经营之道》一文称:“永昌祥也十分重视商业信息。创号后,为加强川、滇、缅各庄口与下关总号的联系,互通商情,采用传统的‘通关信’方式,互通商业情报。即每半月各庄口必须向总号写一封有关商业行情的信,算是向总号的汇报材料也是请示报告的依据。这样,常年累月地利用‘通关信’把四川的生丝生产与瓦城的行情和需求沟通起来,使产销不断得到改善。那时,没有复写工具,‘通关信’都是学徒用毛笔抄写的。民国初年,才开始运用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代替‘通关信’传递商业信息,以利发展。”

从上述三家商号通关信寄发情形分析,有同一天内寄出两封者:如福利祥商号一九二五年闰四月初四日即分别通过委托熟识之人和邮局寄走“云字第十一号”和“云字第十二号”,颐丰德商号一九四二年六月三日寄出了“昭字第四号”“昭字第五号”,是年十二月六日又发出“昭字第四十四号”“昭字第四十五号”(“昭字第四十五号”虽因佚失,但由于每封通关信正文开始部分已详明此前收发信电的时间及重要事项,因此可从现存“昭字第四十六号”查知“昭字第四十五号”“昭字第四十四号”为同日寄出),永昌祥商号亦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寄出两信(此信因正文首页佚失,号数无从得知,姑分别以“关字不知号一”“关字不知号二”名之);有隔日一封者:如福利祥商号“云字第十号”与“云字第十一号”间,颐丰德商号“昭字第七号”与“昭字第八号”间、“昭字第十号”与“昭字第十一号”间、“昭字第十四号”与“昭字第十五号”间等;有每周一封者:永昌祥商号一九二九年所寄信函属之;等等。

商号除以通关信作为平时常用的沟通工具之外,若遇特殊或紧急情况以及根据商情需要,还可以通过临时托寄的信函(称“未列号”或“不列号”)或电报等形式进行请示汇报。如永昌祥商号瓦城分号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付寄的“瓦字第十二号”称:“二十一日收关十一号信,是日拍腾电一通,文计‘候票收德兴记定一二八衣’等字,因线阻未发,即寄滇、关不列号信一件。”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寄出的“瓦字不列号”专就香港汇水松动,操作汇款买进之事进行汇报,同年九月初六日、九月初九日寄出的“瓦字不列号”则用以汇报香港市场汇水松动,锡价划滇,港水有利办付及后续具体操作之事,可知“不列号”的性质与常规信件稍有不同,主要是针对某项急需处理的事务或重大事项付寄。

通关信除正文外,有时还附有附件、货运清单、汇票和他人信件等物。附件的内容及作用主要是就某一件重大事项进行详细汇报,力争彼此间达成共识。如“瓦字第五号”“瓦字第八号”即围绕经营中丝市行情发生的重大变化,永昌祥瓦城分号就其经过和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己方的应对方案发昆明总号并有关分号。除此之外,在永昌祥商号一九二九年由瓦城寄往昆明的通关信中,还附有瓦城分号每半月或每月的经营流水账册等。

另外,颐丰德商号信函中还附有电报散件十三份。

近代云南商号通关信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历史资料的真实性、稀缺性和唯一性,故而弥足珍贵。

福利祥、颐丰德两家商号,不见于文献记载,除本书所收入的通关信外,其他材料似尚付阙如。永昌祥则是清末民国时期云南涌现的众多“商帮”之一——大理白族“喜洲帮”(有永昌祥、锡庆祥、鸿兴源、德和祥、复顺和、复春和、复义和、德大昌、炳兴祥、成昌等数十家大商号)的突出代表,是“下关沱茶”最为重要的创制者,也是同期云南从事滇缅贸易有数的商家之一,经营时间较长,分号遍布国内外,规模宏大,资金雄厚。因此,今人对其开展的研究甚多,《永昌祥简史》和况浩林《近代滇西白族商人严子珍创办的永昌祥商号》两文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过去对永昌祥遗存历史材料的运用,主要是账簿,有《永昌祥资用底簿》《鸿账总册》《伙友存本簿》等,况文中还曾引用永昌祥现存档案中《柳州分号员司薪级表》及一九四七年一月四日、二月二十二日永昌祥总号致各庄的两封信。两文均提及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七年为永昌祥商号发展历史上的巅峰阶段。本书收录的该商号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九年两批通关信,虽因各种原因间有佚失,但仍为研究永昌祥在此阶段的商业经营史的重要资料,填补了史料空白。

现试将以上三家商号信函所及大略情形,简述如下。

图片2

一、福利祥商号

该种通关信是由滇省(昆明)福利祥经理人王朝相寄往昭通分号负责人镜泉、景之二人所收,信中落款暨邮寄时间采用农历制,付寄时间自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七日起至同年闰四月十九日止,分别称“云字第吉(一)号”至“云字第十七号”,另有三月二十八日、四月二十八日“未列号”各一封,共计十九封、四十四页筒子页,信纸尺寸为300mm×243mm。

滇省福利祥成立于一九二五年初,地址位于昆明市萧公馆,嗣于是年四月初六日迁至小南门内登仕街,与德生厚同店,设昆明、嵩明羊街、昭通三号,主要从事滇中与滇东北地区间贸易,经营品种有:各种毛皮、棉纱、景谷沱茶(有新、老之别)、雷永丰圆茶(思茅产)、天麻、鼻烟等,以上为由昆号发羊、昭者;而由昭、羊两地采购运昆发售者,则以烟土(鸦片)为最主要。20世纪20年代初,云南地方当局为增收税捐扩充军饷,曾大开烟禁,贩运者只须先到禁烟公所或各检查局缴纳罚金,凭单据运售各地,以致在本通关信的中后期,几乎通篇都是讲述烟土行情及该商号与由广州、广西商人组成的“广帮”进行烟土贸易时的情形,表明在此时期所营业务可能发生了转向。

信件中涉及的内容还有:各号间购销行情、经营计划、钱款往来、工作日常及人员变动;捐税、厘金、汇兑、马帮运输及福利祥与其他商号、票号、堆店如奎记、永聚公、兴泰、裕泰、雷永丰、永利公、吉利祥等之间的交易情况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通关信中“沱茶”一律写成“它茶”,在后文永昌祥商号的通关信中,常将茯苓、各色纱布、棉籽、衣箱甚至饼干等物品的单位“驮”写作“它”,一九二二年七月至九月《腾越关输入物品表》(参见郭红军编《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P223,云南大学出版社,2022)及云南另一著名商号“茂恒”的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八年账簿(参见吴晓亮、郭红军主编《云南商业账簿整理丛编:茂恒商号账簿汇编(上、下)》云南大学出版社,2024)中,也常见以“它”为单位者,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云南日报》第四版《商情报告(十二月六日):茶市》一文里,则直接将“沱茶”写作“它茶”(文中写道:“近月以来,因市价较软,卖主不生,来货有限,市况转佳。凤山春尖、春中茶无货……下关春它茶一七〇〇元,景谷春它茶一五〇〇元,二水它茶七〇〇元。”)。因此,有理由相信,“沱茶”之名,即与福利祥商号信函中的“它茶”同源。

二、颐丰德商号

本通关信日期以公历为准,是先后由昭通颐丰德(即函中所称“昭本号”)经理曹敬一、曹会川自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二日起至一九四三年二月三日(即农历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二十九日)止寄往昆明颐丰德(即函中所称“滇本号”)负责人协和先生所收,分别称“昭字第吉(一)号”至“昭字第圆满(五十一)号”,由于“昭字第四十五号”已佚,现存共计五十封、一百三十一页筒子页,信纸尺寸为293mm×235mm(“昭字第四十六号”另附棉花花码单、成本单各一面)。因曹敬一于农历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一日逝世,五月二十九日安葬,昭本号经理自农历六月份起由曹会川接任,故“昭字第一号”至“昭字第十九号”信函末尾处有曹敬一签名钤印,而自“昭字第二十号”起则不再署名。

和福利祥商号相似,颐丰德商号也从事滇东北与滇中地区间贸易,主营业务为粗细纱及洋纱。据“昭字第三十四号”称:“棉纱行市近两周来因党政当局见及,价值狂涨不已,影响人民生计,实非浅鲜,乃发动召集有关机关及同业公会开会讨论,设法平抑,结果议决案如下:(1)电请省府开放运县与县间之运输,并令饬云南纺织厂昭通营业部设法供应本市铺家、织户,以资调平;(2)不准买空卖空,并严禁夜市,以杜操纵;(3)素未经营此项业务者,不得营业;(4)素为行商者,不准收买,以免囤积居奇;(5)禁止粗纱出关等五条。明令公布施行以来,不免大受限制,价值日趋下落……且近蒙省方复电,拟由昆运纱壹千驮来昭调剂,并分饬纺织厂昭通营业部着手调查此间各铺户及城乡织户共有若干,月需棉纱若干,切实调查登记,以便分配而凭汇转,刻正进行登记。”又据“昭字第四十六号”所附成本单、花码单显示,该商号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六日一次性交付马户尹兴国运往昆明的棉花重达5740.5觔,成本共计340771.2元,由此可推知颐丰德商号在当地棉纱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号召力,交易量也颇为可观。

此外,颐丰德商号还从事金融汇兑、投资理财等方面业务。如“昭字第三号”称“昨日购入企业商行省款长票(性质与今银行承兑汇票类似)五千元……本日又购入鸿盛源长票五千元”。“昭字第八号”称“兹由永义荣购入省款国币壹万元”。

从本通关信内容分析,该号所营业务行情,时受市场外因素如抗战形势、地方当局施行统税、统制、币制改革等新的税务、经济、金融政策方面影响较大,并由此引发商家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分析和应对。如“昭字第吉(一)号”称“近来战局严重,各货涨落,均以战事为转移资料,省方消息比较接近而灵通,务祈特别注意要领,随时电函通知,是所至盼”。“昭字第二号”称“昨闻腾、龙两方陷入敌手后,人心尤感不安,惶惶失措,买卖均少,交易各存观望……日来时局严重,对于省汇交易,已觉稀少,收交家均作壁上观之态,水价约如昨报”。“昭字第七号”称“本日敌机窜入迤东,闻在沾益投弹,此间午前十一时发空袭警报,十一时半放紧急警报,至午后二时始解除警报”。“昭字第十一号”称“本号叙方无人,消息颇欠灵通,任耳风长,总难操胜,幸庆号各方得人,消息较灵,本号有所仰赖,滇必熟练,较有把握,今后在昆进货及我昭业务取舍两途,均请勿庸吝教,昭决听命主持办理,总以圆满收效为宜也”。“昭字第十二号”称“此盘开出后,各家续接省方涨电,及加统税,计算成本尤高,不紧款者,均观望不贪售卖”。“昭字第十七号”称“查一周以来滇市棉纱疋头等货价已增百分之三十,原因为何,滇必明函寄途矣。以昭传闻,多有言于币制方面或有重大关系,闻由七月一日起,有行使关金票一抵廿之说,且推测自滇缅路放弃后,连陷瓦城、腊戍、畹町以至龙陵等地区,我方商货颇有损失,此次货价之猛涨,不外来源告缺、存底空稀所致”。“昭字第二十二号”称“查滇所来函电,均谓货空告缺,而对币制方面有无影响,尚祈示知。近来滇西局势均无变化,敌之主力其目的系在进攻印度,不在于滇,然虽如此,而商货来源,后患堪虞,不知高至如何程度也”。“昭字第三十号”称“棉纱统制,滇于八月一日起实行以来,市况极为沉寂,无交易可言,且政府为防止偷运外县,更派有侦缉队四出密查”。“昭字第三十二号”称“据悉棉纱供销处滇已正式组成,刻正登记各行户存货,并已公开标售……评委会拟在昭设分销,藉资调剂,但不知能否实现,尚未可料”。“昭字第三十三号”称“昆评委会对棉纱供销业已公开标售,但仅限于织布厂商,手续甚烦,而纱商存货既经登记,则各视为奇货,任意高抬,且售出则无处进货,不免改营他业,今后此项生意,政府既决心统制,兼禁出走外县,我等商人已受种种限制,不无企图,现将近于绝境矣”。

为增强市场竞争力,颐丰德商号不得不参与本地夜市经营,并筹谋拓展业务。如“昭字第二十五号”称“近两周来之夜市复萌,异常活跃,昭亦每夜参与”。“昭字第二十六号”称“此间夜市交易甚为活跃,每晚由七时起直至十一二时止,所出生意颇有相当数目”。“昭字第二十八号”称“此间夜市仍甚活跃,且近来买卖期盘者尚不乏人(期为三五日至一星期者),计每晚交易至低不下十箱,多则二三十箱者亦有”。“昭字第三十三号”称“昆制玫瑰大头菜,现昭每百斤可售一千七百八十五元,零售每斤廿九元,允香斋者较诸驰名,请调查昆市□□批价值若干,设在每百斤一千元左右可能买入,外加皮费四五百元,投本一千五百元之间,请滇酌购二三驮(向益和斋买价值较低,买为普通黑大头)运昭试销”。“昭字第三十九号”称“本号业务自今春组织以还,受时局所限,毫无成绩,不言可知,但今后我昆、昭两方同人应各尽职责,力求推进,共谋福利,尊处位居省会,对各方消息必较灵通,除棉纱一项外,若有可图之货,当经注意及之,勿稍放弃,每事均请不吝教言,时加指示,昭当一一接受,共策进行”。

20世纪40年代初电报虽已在云南商界得到普遍应用,但错译、延误情事时有发生,颐丰德商号通关信中对此亦多有提及。如“昭字第二十一号”称“此电五华985(元)恐系电局译错,必为485元之价……查此次运昭之‘双龙’细纱尚属合销,惟以后电报,该纱名目兹决定改称‘双喜’二字代之,因旧有‘金双龙’细纱之名目一种,恐被译误而乱视听,故决定请改称‘双喜’可也”。“昭字第四十六号”称“是电已被电局贻误一周,实深可恨”。“昭字第四十七号”又称“查最近。电报每多迟误,如昆来冬、支两电,起落均在七天始能投到,甚为误事,实深可恨也”。为避免因此给商号造成损失及保护商业机密起见,颐丰德各号庄间决定采取自设电报韵目及密码的方式积极应对。如“昭字第十五号”称“昆、昭来往电报,兹决定自今以后,例如廿三日发电,韵目为‘梗’字,达到时为‘回’字或‘有’字韵,即知该电廿四日或廿五日始到,对方回电应即证明‘某电某悉’,例如廿三日发电,廿五日到达,即为‘梗电有悉’,庶几彼此明了来电之迟速,因往往电局玩忽成性,如本号之急电,间有隔三四日之久始行递到,设遇紧要事件,贻误颇大,故应如此办理,设日过久,俾便跟究双方电局也。又,本号今后电报货价拟用密码,刻正编制中,待后编定时,当将样本寄昆,以便应用”。“昭字第三十一号”称“今后昆、昭两方电报货价拟改用密码,俾收实效,其密码对照表昭已编制完竣,随本函附上,至祈台核,照替代名称及替代价实施应用,如不尽善,或有不明了之处,请即删改,速为示知,昭当待滇先行了然,以至实行来电时再为照用”。

除此之外,通关信还提及颐丰德昭通、昆明两号的购销行情、经营计划、盈亏状况及滇东北与滇中地区间马帮运输状况,并记录下了该商号与庆丰祥、企业商行、鸿盛源、富滇银行、清香园、裕滇纱厂、永义荣、信和号、利和号(位于昆明维新街七十四号)、和通号、同庆号、茂恒、允香斋、承启、协心美、川帮等商帮、商号、银行、票号、商行之间的交易情形。

图片3

三、永昌祥商号

永昌祥商号通关信日期采用农历制,分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九年两批,第一批计三封、十一页筒子页又一面,分别为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寄出“关字不列号”及十二月二十四日寄出“关字不知号一”“关字不知号二”两封,均为红色信纸,尺寸311mm×263mm;第二批是自一九二九年一月初十日起寄出的“瓦字第吉(一)号”至十二月二十七日 “瓦字第五十号”止,加上分别由同年三月二十一日、六月二十四日、九月初六日及九月初九日临时加寄的“瓦字不列号”,全年现存共计三十七封、一百六十三页筒子页(“瓦字第三十七号”首页缺失),其中“瓦字第一号”“瓦字第二号”及“瓦字第五十号”采用红色信纸(尺寸同上),余为白色信纸,尺寸298mm×233mm。另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二九年由瓦城分号寄出的通关信,佚失者计有瓦字第三、十一、十四、十六、十九、二十、二十一、三十八、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号等十七封。

(一)一九二五年

第一批通关信是由永昌祥下关总号寄往昆明、叙府(今宜宾)、瓦城(今曼德勒)三分号所收。据《永昌祥简史》载,永昌祥总号的设置,以严子珍的行址为率,一九二七年迁往省城,一九三六年移回下关,一九四一年严子珍去世后,昆明正式成为总号,由其长子严燮成负责。同书又称,昆、叙、瓦三号一九一七至一九三七年盈利之和占永昌祥总利润的99%。

本批信件是以严子珍的口吻写就的。如“关字不列号”称“宝臣来信要买《验断书》一部,即从前之《洗冤录》,关、榆皆买不出,乞省速买一部交邮,作双挂号寄来为盼”。“关字不知号一”称“因阅此卯昭信,收汇款固属不易,然以晋侄凡事颇具畏缩复止,嘉虫款丝毫未收,未免见之太左……炳臣来信已悉,并阅叙致省电,伊病全愈,殊以为慰,以炳侄之抱负,及一切计划良佳,但病后不宜操之过急,务望静心调养,以期使身体复元为切要,设宜庄之事,只可从缓。驭臣定住渝,招呼各情,早已详明,谅经照办。文山将筠丝办毕,体关意踅昭,则早已到省……润甥由省初六起身,幸慰!俟到叙,须以急电慰关,免念”。“关字不知号二”称“杨卓夫在关多用去之洋八十九元,现宝臣来函,言已向卓夫追收,卓夫无款可交,仍由其子杨笙伯归还等情”,等等。“宝臣”即严子珍次子严宝成;“文山”即杨文山,后于一九四三年九月二十日作为永昌祥代表被选举为下关商会理事,并于翌年出任该商会所属茶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润甥”即永昌祥商号股东之一、四川总经理暨叙府分号负责人杨润馨,为严子珍妹妹所生; “晋侄”“杨卓夫”“杨笙伯”“炳侄”“驭臣”待考。至于此批信函是否严子珍亲笔,尚难以判定,更大的可能是由其口述、他人代笔。

第一批通关信中除通报购销行情、经营活动外,提及的其他事项主要有:

1.经营品种:计有条丝、黄丝、嘉(定)丝、筠(连)丝、茯苓、茶、洋纱、山货(贝母、珠子参、黄连、虫草、蜚皮、黄木耳、猪鬃、豹骨、熊胆)、汇兑以及承办公私银钱往来业务等。

如关于当时将产自四川嘉定(今乐山市)的生丝运往下关的情形,“关字不知号一”称“嘉丝由建道发关,对于建(建昌)、富(今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富林镇)两处转发川,常托福记帮忙,该号固无怨言,然琐事劳烦他人,心抱不安,设一旦改托别家代办,于福记情面有所难处,切盼我嘉于正月起纺丝付叙转昭走数驳后,就照省信托同昌祥代办亦方便也。窃以此步东、昭路渐渐平靖,各货来去较为灵速,情肯由昭多发为便,以免托人之种种困难,殆昭道梗塞时,方可走建道,切盼嘉记照办。查由苏稽(今乐山市境内)走金河口(今乐山市境内)之丝直到富林,则雅州无须设人,惟斟酌住富一人,或仍托福云两家均可,建昌照托同昌祥,如会理方面可以不必,盖建昌能直接运关也”。

又如采办茶叶和茯苓一事,“关字不知号一”称“本记年内则不需款,惟开年茶苓会之款,除沽纱外,专望省办鱿鱼、鱼翅、麂皮等货接济……以就正月内踅关之保险付关,得赶茶会之用,各情已经前详”。可见永昌祥对每年春天的茶、苓采购工作素为重视,年前即筹划资金调拨事宜。

图片4

至于与地方官员、政府有关部门交好,并承办公私钱物往来及汇兑业务方面,“关字不列号”称“李县长托汇省交裴春芳洋六十元,又托省代解司法司洋十三元九角,又托解内务司洋十九元五角,兹将公文二角并裴春芳汇信附函寄省,到乞取据并解批寄关。又董汉儒代董育阶托汇省交董之彦(住东陆大学校内)洋三百元,乞取据照交。又榆记来信,榆飞汇持李茂省交李运枢洋六百一十元,仍请照兑”。“关字不知号二”称“张县长葆初托省交怡怡和省号薪水洋四十元,又托汇昭交张艺圃纸币二百元,乞省、昭取据照交。榆又立飞汇尹然省交潘仲文洋九十元,又立飞汇杨自祯腾交杨兆熊银一百五十元,仍乞省、腾照兑……喻县长欠关土货款洋一千八百五十三元八角,昨信已报明由省将沽茯苓款内照扣收关来账,余彩交伊,谅已交去”。

2.经营区域:计有昆明、下关、腾冲、瓦城、盐井渡(今盐津县境内)、昭通、叙府、嘉定、筠连、建昌、重庆、香港等地。

3.交易往来的商号:计有裕丰隆、新盛和、裕记、庆记、懋华、洪盛祥、云丰、福记、同昌祥、元春号等。

4.电报阻延情形。“关字不列号”称“此电缮就,交电局拍发,适遇电阻,尚未拍去,看电通后再为拍发”。“关字不知号一”称“本应以电咨省速照办妥,其奈省电仍未通。”“关字不知号二”称:“本日省电已通,即拍叙电”。

5.对于押款的认识。“关字不知号一”称“丝如难于多销,务乞瓦以丝抵押,多多拉借,幸勿固直,关碍局面。我生意人,惟利是图,守我信用,谅亦无妨,际兹内地正在需款期,遇丝市如此陡跌,不能不从押款着手”。

以上由下关总号寄往各号庄的通关信,或由下关先行誊抄后分寄各地,或径寄昆明后再抄发他处,至于当时寄往瓦城分号的通关信,“关字不知号一”称“请瓦将瓦住之街名、门牌印成中、缅文之信封寄关数百个,以便省信、关信自行寄瓦,免省信至关耽延,关至腾又延,消息迟滞也”。

(二)一九二九年

第二批信函是由永昌祥商号瓦城分号寄昆明总号后视情抄送其他相关分号的,其中“瓦字第五十号”并抄寄协利昌号。《永昌祥简史》称,瓦城分号是由杨克成的两位堂兄严和成、严明成一九一六年到缅甸开设。又据“瓦字第二十六号”称“绣去岁屡承各庄函电,交嘱再住一年,以绣近来渐就昏聩,陨越时虞,当日再难受命,但谊重情深,是以竭忱尽瘁,图报知遇之恩。现计一年将届,冬上务乞早派显兄前来接替,庶号事得有倚重,即绣亦得有遂归心,诚属公私庆幸。信到当乞照办,不胜盼祷之至”。可知一九二九年时任瓦城分号经理名字中有个“绣”字,所谓“显兄”,应为杨克成的族兄弟杨显成。

本批通关信的格式,除正文开头循惯例将最近收寄的函电及重要事项予以载明外,余下数项依次为“收发项下”(货物运输)、“汇兑”(公私兼营)、“汇水及款项”(主要是滇、申、港、仰四地间汇市行情)、“各丝市行情”“各纱布市行情”和“其他事项”。

“其他事项”一节,主要是汇报分号除正常经营活动外的琐事。如“瓦字第六号”报告了一位名为哥八出稽的人因欠瓦城分号债务无法偿还,以其住房抵给瓦号的办理经过;又如“瓦字第十五号”称“戊辰年(一九二八年)瓦账业已扎妥……全年除开销外,实折本大洋二万四千三百元,顺以奉关。查关、瓦收发,瓦丙寅年(一九二六年)长彩大洋十三万零七元,此柱关未加发来瓦。至瓦丁戊年(“丁戊年”有误,惟原文如此)扎账,则将此柱另外存关来账一笔,但不识关丁卯年(一九二七年)扎账时,曾否另外志瓦取账,尚乞查核,并乞将此柱移作本年加单,发瓦取账,以免久悬为盼。兹将戊辰年账册同信束腾,到乞转关,关查阅后仍乞寄滇为荷”。再如“瓦字第二十四号”称“明臣自赴景慢后,瓦迭用函电促其踅瓦,仍未收效,只询由暹来客谈,略悉旅况平安。本年三月,该忽同湖北人徐昌发离景来洞基缅地,瓦接其由洞来信,已有返家之决心,即于前日派人接其来瓦,昨日吉抵此间……瓦已代其各账结清,共用去洋二百六十盾,志作晋臣支用。查此时雨水下地,不能出腾,只好休息数月,俟到冬上,当饬其返家不误。该家悬念深切,乞关将情转达,聊以告慰为荷”。“瓦字第二十五号”又称“明臣自踅瓦后,同人莫不欣慰,因近日不宜出腾,令其休息数月,冬上又为返家。讵该主意太多,该谓在号亦属无事,要出外另谋一业,经瓦百般竭诚慰留,奈该性太拘于一己之见,万夫难以挽回,莫可如何,惟有听该之便,即于昨晚赴海呼,此地距瓦一日之火车,消息灵通,俟到冬上,瓦当设法饬其返家不误”。“瓦字第三十三号”复称“坤康在外,现值商情变迁,觅利维艰,绣见早为收束回省较为稳便,不识尊意若何,尚祈高酌。明臣二次离瓦,前往海呼羁延半月,有见谋事不易,并经瓦函深劝,业已返瓦,但该别图之心颇切,如相劝阻,即又启伊远出之念,只好顺从该意。兹该又与闽人陈光汉学习照相,由瓦借去洋三百九十盾,该存来一百六十,鹿角一架,作为该面股本,刻该等前往样瑞埠拍照,音信时相往来,此举殊洽该意,听其学习数月,绣返样之时,当约同归不误,乞舒锦注。燮东寄该之信,并喜寄该之家音已照转讫,顺以奉闻”,等等。信中多次提到的“明臣”,似乎即指早期由关赴瓦的严明成。

与永昌祥商号一九二五年第一批通关信比较而言,本批信函提及的经营品种除增加了大锡外,其余无甚变化,但经营区域、交易往来的商号(票号、银行等)均大幅增加。前者计有昆明、腾冲、下关、喜洲、漾濞、永北(今永胜县)、永平、永昌(今保山)、龙陵、顺宁(今凤庆)、云县、蒙化(今巍山)、东川、盐井渡、昭通、叙府、老街、八募(又称新街)、腊戍、孟买、邦海、亚顺、洞缪、样瑞、顺渡、山芭等;后者计有永生源、同昌、福记、集义、春延、元春、顺昌、天增、上海福春恒、香港福春恒、美兴和、云丰祥、天德堂、致和兴、茂延记、永茂和、嘉富祥、德兴记、玉丰祥、秉衡记、荷兰银行、同发和、广茂祥、华新、凤祥、民生公司、新华昌、永记、仁厚公、永和兴、洪记、茂号、万国宝通行、永聚公、鼎兴祥、正庆、裕兴隆、协利昌、汇丰、恒裕等。

一九二九年时,虽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但商家已敏锐的察觉到国内外反日形势对滇缅贸易的影响。据“瓦字第九号”称“昨详虎号布到腾,乞留售一半,付关一半,并乞随市走销,切勿堆存,因济案已解决,广东等处反日会业已撤消,瓦中济急团不日定有明令取缔,将来日货不免再行交易,恐受其充斥,故乞关腾随市挽售,尚乞注意”。“瓦字第十号”称“查前报载济案已解决,反日会着即改为救国会,而昨报端又称济南日兵延期撤退,则济案未能结束,而反日会亦遽难取消,瓦中济急团仍照前办理,日货一旦尚难交易,本记虎号洋布不论如何,仍乞划有利之安售为是”。“瓦字第十二号”称“查腾疋条售价陡松,乃前传中日交涉曾已解决,一般人所见,二人布□贡呢将复行销,前所存在恐受充斥,遽求脱手,毋怪松局,殊不知济南日兵尚未撤退,反日工作之结束遥遥无期,本记虎号布尚可稳售一步,分付顺、云沽销一事,乞腾、关按行为荷”。

关于筹措资金于每年开春伊始在顺宁、云县、缅宁(今临沧市临翔区)陆续采办茶叶、茯苓的情形,第二批信函中记之甚详,所制得的茶叶及散茶,或经陆路(东川、昭通)或由海道运销四川,并有少量经腾冲运往瓦城。如“瓦字第六号”称“瓦款此步,省已不再需要,本意竭力筹措,充量汇腾,接应顺、云办茶需用,即滇示亦嘱瓦筹汇腾”。“瓦字第七号”称“腾中款项,除济顺用办茶外,要预备办苓之款”。“瓦字第九号”称“并滇示嘱,不论水市如何,不望瓦款交港,只望尽力汇腾,接应顺、云办茶之需,前尚嘱瓦收申万两转汇腾收之电……瓦款汇腾本以多多益善,因申封瓦未收回,只能照滇前嘱汇二万,但计关、腾收售瓦款,曾合二万□,顺、云、缅办茶之款,据关、腾信报已可足用”。“瓦字第十号”称“腾款济顺,腾报先后共汇去净半及市用洋三万,加顺沽出之纱款,与关次第带去之毫半,总计八万左右。本年苓贸能否经营尚须考虑,则专用办茶已足需用,腾售瓦款亦可从缓”。又如三月二十一日寄出的“瓦字不列号”称“瓦中现因筹交纱款,并兑腾收来汇项五千,款项已居拮据,故迭知腾(在)顺、云办茶之款既已足用,乞暂止售瓦款,以免紧急。至昨奉滇示苓贸仍再进行经营,当奉示后,瓦已积极筹备接应顺需办苓之款,曾将应兑之纱价展期兑交,尽先挽汇腾收”。“瓦字第十二号”称“本记瓦款汇腾接应顺中办茶、苓之需,瓦亦时刻注意,极力筹备”。“瓦字第十三号”称“并据关报,虎号布已知付永付顺沽销二它(即“驮”),并作三十七元,换茶去二它(即“驮”),为慰”。“瓦字第二十二号”称“腾付街转瓦纺丝十五包加包散茶各物,承街交船垫瓦照单收合,昨函陈明,谅荷舒念”。“瓦字第二十三号”称“滇付抵东、昭之茶,与叙付抵井、昭之丝,前以厉行封马,交通梗阻,付出之货搁置在途,时深盼念,昨据滇示,现已明令停止封马,东、昭路已疏通”。“瓦字第二十六号”称“据腾信报,近日香市难稳,茶帮前存之熊胆,有让价求沽之意,闻山丝客已派人前来接买等情……省存之茶,滇示因东、昭尚未疏通,改由海道付发,以应叙销为慰”。“瓦字第二十八号”称“据滇最近信报,江底桥修好,东、昭交通已渐恢复,堆存东、昭之丝、茶亦曾函催分头付运”。另据八月二十八日所寄“瓦字第三十三号”称“顺方办苓,需款孔急,宁肯由腾济顺,诸多便捷。乞腾按行为荷”。可知永昌祥每年在顺宁采办茯苓的时间在茶叶之后。

图片5

丝业是永昌祥商号在缅贸易的基石,为打响和维护牌名、商标计,该商号从上到下、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工作、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因此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如“瓦字第十七号”称“同行旧念复萌,互相争放,本记宗旨任人若何放价,决不随波逐流,非得廿盾不下之条,三十五(盾)不下之纺,决不言沽,各庄勿念……不论他号如何热办,本记切勿贪多,只宜按部就班,务乞我叙照信按行。前如顺昌之在滇出首扫办,集义之由川尽力扩充,其实瓦市又非从根本提升,未及两月即现松象,多办之家已足令其上门求沽……至于改纺,因为商标计,故不惮琐渎,须切嘱工人力提选匀净,精益求精,为一要着”。“瓦字第十八号”又称“实业之扩充与否,须看销处情形如何。今瓦市转疲,我滇只持他人之热办,即为瓦市转机,力为扩充瓦,窃以为不可。盖顺昌之在滇出首扫办,而春延之在瓦放价求沽,无非为转款起见,各情前已陈明,谅能记忆。本记丝业乃历来常庄,愈求商标驰名,不能如该等之放价求沽,请滇打消热办之心,只宜按部就班”。“瓦字第三十一号”称“此次来之新丝,仔头内之格线有不加上者,参差混合,已被买主贬词,纯系工人之草率,殊为有碍商标,此后务乞切嘱工人照旧加上,以顾牌名,切切是祷”。“瓦字第三十五号”称“该埠(顺渡)丝业,本记向来极为注意,图将牌名销出,对于将来裨益不少,惟本记之二号人嫌太细,除哥八上每次托其代销五几箱外,所售不多,故前详请嘉添买粗改料,专用改纺三号丝,即以供应此路销头,尚乞注意,并望嘱工提取匀净,认真改纺,俾将牌名蒸蒸日上为荷”。“瓦字第三十六号”复称“瓦市疲跌,买主挑丝尤为认真,叙、嘉之纺务,乞切嘱工人向细改纺及成把之时,细者归细,粗者归粗,切勿互相搓拢,盖细丝中夹上粗丛一仔即难受看。此乃关系牌名,务乞提取匀净,以固商标,切切是祷”。“瓦字第四十号”还称“至于改纺之时,不论粗丝细丝,须嘱工人认真改纺,提归匀净,以期迎合销头,此乃关系商标,故不惮琐渎,一再陈明,乞叙嘉照办为荷”,等等。

本批通关信还提及押款及永昌祥商号开始投资棉业种植等情事。如“瓦字第十八号”称“昨日商借银行二万盾,押去纺丝五十包,暂为济急”。又如“瓦字第八号”称“前接(严)宝成来函,提倡宾川栽种棉花,嘱瓦采办棉籽一事,当接信后即买入手押草棉籽一它(即“驮”),已交昨船垫街。查宾争待下种,业已函街速代付腾,俟到腾后乞速付关转宾应用是荷。种棉详情,昨瓦曾用函达宝记矣”。

四、小结

以上近代云南福利祥、颐丰德、永昌祥商号通关信,均采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从笔迹分析,执笔者当在五位以上,所书文字繁简混杂,字体和风格各异,且不加标点,商业数字则采用民间传统的“苏州码子”,时间较远者距今已有百年,所涉内容涵括近代云南地方及国内外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等学科,对今日解读和研究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学识谫陋,未及旁求博考,仅就信函中所见,粗列大旨,尚祈有识之士批评指正,并作进一步之探讨,则幸甚至哉!

——甲辰菊月于求阙斋南窗下

编辑:王奕然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