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苏典刺竹笋:藏在山野间的秋日“白玉”,一口鲜脆解乡愁!
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09-30 14:26:08

图片

当晨雾还未散尽,山野间的刺竹林已热闹起来——挎着竹筐的采收人穿梭其间,目光在浓密的竹枝间探寻。那些刚从土里冒头的刺竹笋,顶着嫩黄的笋尖,裹着层层浅褐色笋壳,藏在尖锐的竹刺间,却难掩饱满的身姿——这便是秋日刺竹笋采收的信号。

图片

采收刺竹笋,讲究“趁嫩”与“轻取”。经验丰富的采收人只需一眼,便能分辨出笋的老嫩:笋尖微微弯曲、笋体粗细均匀,便是最佳采收时机,过老则纤维粗硬,过嫩则分量不足。他们小心翼翼拨开带刺的竹丛,避免被尖刺划伤,双手握住笋体中下部,稍一用力向上轻掰,“咔嚓”一声,鲜嫩的笋便脱离土壤,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落入筐中。不一会儿,竹筐里铺起一层层新鲜的刺竹笋,阳光透过竹叶洒在笋上,仿佛给这份收获镀上了一层金光。

图片

满载而归后,新鲜刺竹笋的处理也充满生活智慧。首先要剥去外层坚韧的笋壳,露出内里洁白如玉的笋肉;接着放入沸水中焯水,这一步不仅能去除笋的涩味,还能锁住脆嫩口感。处理好的鲜笋,吃法更是多样:既能切条裹粉炸至金黄,外皮酥脆内里鲜嫩,撒上椒盐便是解馋小食;也能切片后拌上蒜末、香醋与香油,酸辣开胃,一口便尝尽山野清爽。若想长久留存这份鲜美,还可将焯水后的笋肉晒干制成笋干,无论是炖肉、炒菜,都能为菜品增添独特的笋香,让秋日的收获跨越季节,在冬日的餐桌依旧绽放风味。

图片

更难得的是,刺竹采收还藏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价值。合理采收嫩笋,能减少竹丛养分消耗,促进后续新竹健康生长,让刺竹林始终保持旺盛生机;而新鲜笋或加工后的笋制品,既能端上寻常百姓的餐桌,也能成为乡村特色物产,为农户带来额外收入,让山野间的丰收,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活红利。

图片

这个秋天,若你向往山野的烟火气,不妨走进刺竹林,亲手体验采收的乐趣,感受双手触碰自然的踏实;若你偏爱居家的惬意,也可寻一份新鲜刺竹笋,用简单的烹饪,把秋日山野的鲜脆与丰收的喜悦,一同端上自家餐桌。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