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民生事业实现整体性提升
昆明信息港    10-16 07:49:23

10月15日,云南省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夯实民生基础增进民生福祉专场,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云南夯实民生基础、增进民生福祉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投入救助补助资金639.76亿元

“十四五”以来,云南累计投入救助补助资金639.76亿元,年平均保障36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施临时救助230万人次。今年7月起,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达到744元/人·月、6720元/人·年,较2020年分别提高16%和49%,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968元/人·月,较2020年提高16%。125.83万名脱贫人口、48.56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特困救助未成年人年龄延长至18周岁,在全省73个县开展“物质+服务”救助试点。在残疾人福利服务水平方面,云南建立完善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新增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44.57万人,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0.39亿元,惠及79万名残疾人。此外,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实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制定涵盖24项服务的关爱清单。

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13个

在老龄工作方面,云南不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全省63万老年志愿者在医疗、教育等领域贡献力量,累计服务超520万人次。全省旅居养老床位达1.8万张,今年1—7月接待旅居老人43万人次,同比增长46%。在落实国家要求的基础上,云南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由16项扩展至28项。截至2024年底,实现县级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全覆盖,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71.4%;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13个,运营“老年幸福食堂”760个,完成适老化改造6.9万户,医养结合机构达150家。

在专项社会服务方面,制定出台行业监管、服务收费、公墓管理、祭扫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有264家规范化婚姻登记机关、116个公园式婚姻登记服务点,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完成1800余条地名备案公告,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地名6万多条,认定公布三批126条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全省共登记社会组织2.2万余个,其中慈善组织262个。26个部门协同发力,设立孵化基地并投入4000余万元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导行业协会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团体标准182件,促成141个招商项目落地,筹集13亿元投入乡村振兴,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2.1万个就业岗位。累计销售福利彩票414.70亿元,筹集公益金137.33亿元。

培训农村劳动力1428.63万人次

“十四五”以来,云南出台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贯彻就业优先战略15条等系列政策,累计投入就业补助资金169.58亿元。连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抓实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经营主体314.4万,277万农村劳动力走上创业之路。建成就业“幸福里”社区106个、零工市场207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64万个。“十四五”时期,全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前4年均值为5.1%,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居民工资性收入8144元,同比增长3.3%。

在社会保障方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州(市)级管理。截至今年9月,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54.31万人、384.55万人、626.88万人。相较于“十三五”末,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增长21.5%,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增长51%,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提高到1953元,工伤职工月人均伤残津贴提高到3930元。

云南印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15条措施,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428.63万人次,全省技能人才达659.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6.6万人。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80个,新增设868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促成科研合作项目1491项,产生经济效益23.7亿元,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2.2万人,累计达232.6万人,新增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2703人。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各类机构5180家,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6个。

“十四五”以来,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用人单位302.23万家次、帮助2518.63万人次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创建无欠薪企业、项目部173个,推动全省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全覆盖,创新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红黄绿”分类动态管理,设立农民工工资纠纷调处工作站2252个。开展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基层调解组织3424个,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编辑:甘凌菲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