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官渡区金马街道东华路社区居民小李就来到社区“一家亲手工坊”开始忙起来,她的工作是做包子和馒头,做好后送到社区的“助老爱心补给点”销售。这个补给点位于辖区两所学校中间,由于是“社区监制”,辖区老年人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爱在这里吃早点,既方便又放心。
经营“助老爱心补给点”的张大姐今年62岁,也是社区居民。社区为她提供免费的场地,她则需要在正常经营的同时,负责做社区“三块三”伙食团的早餐。凡是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都可以在这里享受3.3元一顿的就餐服务。
“便民服务不仅要有‘圈’,更要有‘环’,环环相扣相互支持,服务才能长久。”东华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玲介绍,为解决辖区老年人的就餐难问题,从2011年成立“三块三”伙食团开始,东华路社区已连续14年为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每餐3.3元的就餐服务。伙食团能坚持这么多年不涨价,而且还越办越好,离不开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带来的“良性循环”。
为给“三块三”伙食团“充能”,社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通过“四议两公开”,把小区流动的蔬菜摊点“引摊入市”整合为自治组织“家门口福利社”,将零散服务变为规范经营。社区对蔬菜摊点不收取任何管理费,而是由他们向“三块三”爱心食堂无偿或低价提供新鲜、合格的蔬菜肉类等,极大缓解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居民刘阿姨在东华小区生活了20多年,虽然孩子在别处买了新房,但她还是不愿意搬走。她说,目前离家最近的东华农贸市场也有1公里多,对于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来说,也是不短的路程,社区“家门口福利社”从米面粮油到蔬菜瓜果一应俱全,很受大家欢迎。
东华路社区通过自给自足、共建共享、市场运营,既方便了居民,又解决了就业,这个由居民共同建设的便民服务圈正越来越完善。(昆明日报 记者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