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园小服”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破解园区企业发展难题
昆明信息港    10-17 07:51:10

“企业运营中有需要政府协助或者帮忙协调的事情吗?融资方面有没有困难?产品供需方面有没有问题?”在云南海口产业园区内,每当“园小服”服务保障团开展日常走访和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活动时,都详细向企业了解发展难题,现场解决企业的政策咨询和服务需求,并想方设法为企业搭建平台,全方位提升企业满意度。这些都是西山区今年创新打造“园小服”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工作的缩影。

“6+N”助力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打造

在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工作中,西山区提出以园区为主阵地提振工业发展的思路。针对园区企业高度关注、反映强烈、迫切需要的重点、关键、核心环节以及生产经营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今年,西山区出台打造“园小服”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工作方案,集中整合全区助企惠企资源力量,组建一支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共建共享的“园小服”服务保障团,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开展试点改革,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打造“园小服”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工作中,西山区通过制定一套制度、搭建一个平台、组建一支队伍,推出“6+N”服务机制,实现企业诉求一站直达、一线解决。

“6+N”服务机制指组建一个“项目审批服务小分队”,构建一个“远程虚拟服务专窗”,打造一条“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专线,制定一套“多项合一”市场准入机制,设置一个“上门巡诊”“园小服”主题诊室,组建一批园区“基础+专属”政策服务专员,并依托西山区“上门巡诊”、“千名干部助企入链”服务行动和“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等,适时解决企业发展中较为复杂且多部门难以协同解决的N个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工作中,“项目审批服务小分队”着眼服务项目建设,实行“一项目一专员一清单”的一站式审批服务机制,精准服务覆盖全流程审批环节。“远程虚拟服务专窗”推动政务服务窗口前移,建立远程帮办系统,借助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及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园区与政务服务中心的高效联动,11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办。“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专线提升办税缴费服务质效,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手机办税App等线上平台,就可便捷办理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税费缴纳等各类涉税业务。西山区制定的“多项合一”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将22个部门的52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有效解决企业证照繁多、办理繁琐的问题。“上门巡诊”“园小服”主题诊室由云南海口产业园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担任企业“医生”,结合日常走访和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活动,在“家门口”受理解决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全链条”诊疗服务。

“园小服”破解企业全周期难题

“自‘园小服’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建立以来,园区企业满意度与获得感明显提升。比如,今年以来,帮办专员通过‘远程虚拟服务专窗’平台点对点走访服务园区企业,针对个性化需求提供一对一服务,已帮办、协办、代办需求件30余件,累计接收处理企业及群众咨询150余件次。”云南海口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上门巡诊”“园小服”主题诊室机制,云南海口产业园区建立领导干部定向包联重点企业制度,对63家重点企业涉及的43个项目实行精准服务,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与服务响应效能。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云南海口产业园区积极筹划并搭建“金融驿站”综合服务平台,首批集结16家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多元融资渠道。截至9月底,已开展4场“普惠金融日”活动、1场科技保险讲座、1场企业健康管理讲座,吸引超200家企业参与对接,为42家企业授信1.2亿元,并为多家企业定制保险服务。

“我们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创新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链协同效应,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开拓市场,有效促进园区内外经济高效循环。”上述负责人介绍,云南海口产业园区深入调研企业需求,聚焦磷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含光学)、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四大核心产业,编制产品推介手册及企业供需清单。同时,举行“链动产业,共赢未来”产业招商暨企业供需对接会,签约7个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9.42亿元;与会20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及商协会代表精准对接,形成供需联动,促成10余项实质性合作。

下一步,西山区将持续打造“园小服”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以“6+N”服务机制切实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推动西山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编辑:甘凌菲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