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罗平县经历多轮强降雨,辖区内钟山乡舍克村委会坡上村发生一起地质灾害险情,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多级联动、快速处置,成功组织16户46名村民转移避险,实现人员零伤亡。
据了解,自8月20日起,钟山乡舍克村委会遭遇多轮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达177毫米。8月21日,地质监测员在巡查中发现坡上村背后山体因降雨出现裂缝并立即上报,钟山乡立即安排专人到现场查看并搭建临时观测点,24小时持续跟踪山体位移与沉降变化,至8月22日下午4时,险情加剧,山体裂缝最大宽度扩至约30厘米,最大沉降深约50厘米,直接威胁坡上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险情发生后,县、乡两级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钟山乡政府第一时间联合县自然资源局进行研判,果断作出“立即全员转移”的决定。随即,由县、乡、村三级干部、消防队员和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援力量火速集结赶赴现场,按提前演习的撤离路线,以“敲门行动”逐户告知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针对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帮扶。截至当晚7时50分,46名村民均得到妥善安置。
转移后,钟山乡全力做好安置保障,协调医疗人员全程守护,同时,统筹安置点物资供应,为群众提供全面食宿保障。
钟山乡应对突发险情时既展现“速度”又不失“温度”的做法正是罗平应急防御机制高效运行的生动体现。自汛期以来,罗平县多部门闻“汛”而动,严格落实“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迅速构建起高效联动的防汛体系,通过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合值守以及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实现了预警信息的精准推送与多渠道实时调度,确保了防汛应对措施快速执行到位。针对汛期群众安置保障工作,罗平县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于今年7月初已规范设置4个应急避难场所,并将包括救援装备、防汛物资及生活用品在内的7350件应急物资提前预置到重点乡镇,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此外,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罗平县还专门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方案,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在汛期能够得到妥善照料。
“接下来我们仍会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隐患,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罗平县应急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