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专场,邀请省交通运输厅、国铁昆明局、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省邮政管理局介绍“十四五”期间云南交通运输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综合交通预计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
“十四五”期间,云南综合交通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全省新增4个州(市)通铁路,14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205个乡镇通三级公路,2个通用机场建成,金沙江—长江水运通道实现贯通。乡镇(街道)通三级公路比例等11项“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提前实现,公路网总里程等9项指标将于年底前完成。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成规模总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综合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截至2024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758公里,预计“十四五”末期将达到11000公里,均居全国第2位,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4.8万公里和2758公里;新昆楚大、丽香、临清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五出境”公路通道云南境内段实现全程高速化。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222公里、新增989公里,其中高铁1212公里、新增107公里;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000万人次,运输货物达6900万吨。省内运营运输机场15个、数量居全国第4位;开通航线640条,国内外通航点达186个;昆明至南亚东南亚客运通航点达31个,基本覆盖南亚东南亚政治经济重要城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359公里、新增251公里,港口总靠泊吨位增长22%、达4万吨。
运输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各地机场、火车站、公路服务区融合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改造升级场站环境,结合春运、暑期、小长假出行特点优化服务流程,昆明机场推出的“晚安长水”过夜服务、“易畅转”旅客联程运输,铁路的“星光·澜湄号”跨境旅游列车等特色IP不仅“出圈”、还更“出彩”。
民生实事成效可感可及。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1万公里和1423座危桥改造;新增城乡公交线路420条,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1.02万个,县到村派件时间由2天至4天缩减到1天左右。12328热线累计服务620万人次,工单办结率99.2%、群众满意度达96.5%。实施“分车型”“分时段”等差异化收费措施24项,累计减免高速公路过路费168.6亿元,社会公众分享到更多的高速公路发展红利。
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开展综合交通领域科技攻关106项,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1项、社会科学技术奖28项,有力支撑玉楚高速绿汁江大桥、丽香铁路哈巴雪山隧道、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等一批有世界级难题的工程建设。成立云南省交通行业级大数据中心,整合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等25类超过220亿条业务数据,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高效办成一件事”审批流程压减70%以上。全覆盖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健全司机群体常态化关心关爱机制,建成司机之家54个、出租车(网约车)司机驿站242个,累计服务“三车”司机群体13.3万人次。
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更加有力。“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飞行检查,建立工程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处理机制;云南省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同比下降37.5%。
交通助力辐射中心建设
取得实效
“十四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推动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力推进跨境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等工作,为辐射中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该集团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取得实效。集团运营包括省内15个运输机场(数量居全国第4)、4个通用机场,并成功运营柬埔寨暹粒吴哥机场。昆明机场S1卫星厅、保山机场新航站楼、弥勒和凤庆通用机场先后建成投用。“十四五”期间,全省机场运输起降架次230万次,旅客吞吐量2.89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14.4万吨,含国际旅客733.4万人次,国际货邮29.7万吨。其中南亚东南亚航线客运量从2021年8.42万人次增至2024年269.78万人次,3年增长超30倍,增长势头强劲。
航线网络布局持续优化,空中通道更加通达,截至2025年9月,昆明机场通航点达169个、航线256条,其中国际通航点35个、国际航线43条。昆明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31个,居全国第二位,基本覆盖南亚东南亚重要政治经济城市。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十四五”期间,国铁昆明局营业里程从“十三五”末的4123公里跃升至5000公里以上。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383.45亿元,2025年预计还将完成投资36亿元以上。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车:中老铁路(507公里)、大瑞铁路大保段(155公里)、丽香铁路(139公里)、弥蒙铁路(106公里)等新线投入运营,新线营业里程投产约898公里,云南省14个州(市)通了火车,普洱、西双版纳、迪庆、保山等先后迈入动车时代,显著提升了云南铁路网覆盖的广度和密度。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60万人次,覆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运输货物6900万吨,跨境货物突破1500万吨,运输版图已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1个省区市,跨境商品种类从10余种扩展至3300余种。
3年多来,国铁昆明局高效完成磨憨口岸扩能改造和智慧口岸一期工程;累计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达2500列,打造“澜湄快线+”品牌及“沪滇”“京滇”等系列国际班列;积极探索国际运输新模式,老挝、泰国等国物资至欧洲的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促成了中国制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和东南亚热带水果等货物搭乘中老铁路列车的双向奔赴。今后,国铁昆明局将继续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建设好、开发好,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群众的交通获得感
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我省绿美交通建设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统筹推进绿美交通、交旅融合、交能融合等重点工作,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了交通贡献。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绿美公路5.7万公里、绿美铁路500公里、绿美机场16个、绿美港口码头18个、绿美服务区80个、绿美铁路客运站46个,在路网沿线初步构建起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彰显地域特色的绿美交通体系。
“十四五”期间,云南完成农村公路投资超800亿元,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0.2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由“十三五”末的53.4%提升至68.1%,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由“十三五”末的59.9%提升至79.8%,全省新增14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任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云南创新推动“农村公路+”模式,建成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4145公里,有效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省邮政管理局持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不断护航行业高质量发展。管理体系全域覆盖,治理基础不断夯实;行业监管纵深推进,安全防线稳固提升;党建引领持续强化,权益保障温暖有力,建成快递企业党组织98个、行业各类群团组织238个。
“十四五”以来,云南邮政业坚持以满足城乡寄递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构建“邮政为民、服务城乡、高效便捷”的寄递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用邮获得感、幸福感。“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8.28亿元,实施重点工程35个;建成各类快递物流园区53个、省际间分拨中心18个、县级邮件快件处理场所497个,形成以昆明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支点、县级节点为补充的邮政快递枢纽体系。建制村及边境自然村100%通邮,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
此外,云南服务能力跨越提升,“云品出滇”通道拓宽,依托25条国际航线、203条国内航线、48条铁路以及通达全省的县乡村邮路,构建起多方式衔接、高效率运转的邮政快递立体运输体系。昆明至东南亚主要城市基本实现“3日达”,国内主要城市实现“次日达”,城乡服务更加均衡可及。“快递+现代农业”助力“云品出滇”成果丰硕,快递寄递业务量中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品超七成,鲜花、咖啡等11个高原特色农产品年寄递量超千万件,其中鲜花寄递量突破1亿件。(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