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的边境线上,云南腾冲,这里不仅有壮丽的河山,更有一簇簇跳动的“火焰”。它,源自傈僳人家古老的“火塘”,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点燃边境村寨文明与幸福的新光。

这就是腾冲市猴桥镇的“火塘会议”。它从傈僳族围火议事、取暖交流的传统习俗中汲取智慧,将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矛盾调解、文化传承的舞台,搬到了这最接地气、最聚人气的火塘边。它不仅是“会议”,更是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

猴桥的“火塘会议”,不是简单地坐而论道,而是一套高效解决问题的基层治理“操作系统”。它的智慧,藏在三个关键词里:
“降维”——拆掉物理和心理的“台子”。这里没有“领导席”和“群众席”,只有围坐一圈的当家人。身份降维,带来的是信任升维,让真话、实话、心里话自然流淌。
“提速”——打通决策的“快车道”。小事简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火塘边上碰个头,一杯茶的工夫,方案就有了。沟通成本降到最低,治理效率提到最高。
“激活”——让每个人都是“主角”。关乎大家的事,由大家来议。火塘会激活了每一个沉睡的智慧,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建设者”。
思想在火塘边解放,矛盾在火塘边化解,新风在火塘边树立。这套“火塘操作系统”不仅是畅通民意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凝聚共识的“最美零距离”,它让议事成本降下来了,治理效能提上去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边境村寨,从“安居”走向“乐业”,更实现了精神和文化上的“富足”。

一塘火,温暖一方人;一堂会,凝聚一片心。腾冲猴桥的“火塘会议”,以其最质朴、最有效的方式,为边境幸福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它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也让守边固边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得更深、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