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制作永生花。

体验糖画。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老师,这个花瓣要怎么粘才好看?”“我想要一个小猫咪形状的糖画。”秋阳洒满校园,盘龙区拓东一小的活动现场传来阵阵雀跃的提问声。10月31日,盘龙区拓东街道 “乐聚拓东·文化四季——深秋时节话非遗”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在此开展,永生花的淡雅香气与糖浆的香甜气息交织,学生们在看、听、做中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街道工作委员会、昆明市盘龙区政府拓东街道办事处、盘龙区拓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盘龙区拓东第一小学协办,昆明市融媒体中心·昆明日报承办。活动特别邀请社科知识博主、手工达人关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吴燕琼,带来永生花与糖画两项非遗技艺的“沉浸式课堂”。
“鲜花除了在枝头绽放,还能以怎样的方式留住美好?”活动伊始,关月举起手中的永生花作品,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她一边展示花材挑选、搭配、粘贴的细节,一边讲解永生花背后的文化寓意,精致的永生花作品,引得台下学生伸长脖子观察,不时发出“好神奇”的赞叹。
随后登场的吴燕琼带来了更具“甜蜜诱惑”的糖画技艺。刚做好的龙形糖画还带着温热,引得学生们围在摊位前观看。“原来糖画和唐代诗人陈子昂还有关系。”听到吴燕琼讲解糖画的历史渊源,学生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对这项技艺多了几分敬畏。
最热闹的环节当属互动体验。学生们分成两组,有的小心翼翼地把永生花粘到戒指、胸针上,有的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糖画笔作画。“我要把这个永生花戒指送给妈妈。”刚完成作品的学生李沫宇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自豪;另一边,拿到糖画的学生则舍不得立刻吃掉,而是举在手里和同伴分享这份 “甜蜜成果”。
“非遗需要传承,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守护。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能真正爱上非遗,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匠心传递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拓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街道 “乐聚拓东·文化四季”系列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将继续搭建非遗与群众的互动桥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扎根、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