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宗海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昆明市的后花园”的发展定位,阳宗海大力实施“三园驱动”战略,通过规划引领、五网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智、品质提升、民生改善、效能建设、平安创建等“八大工程”,伴随着阳宗海流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阳宗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七甸大饼
七甸大饼源于古代的胡麻饼,传承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清朝光绪年间,七甸人王仕选,人称王掌柜,他继承和发展了胡麻饼的特色,采用吊炉烘烤的独特技艺,制作出了七甸大饼,它是糕点中最为传统的食品。
2015 年,七甸大饼被列为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希望它能够代代相传,不断推陈出新,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传统大饼的魅力。
在古代,大饼是茶马古道上最为重要的商品之一,也是古驿道上往来客商重要的食品补给。
马帮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或许大半个月看不到人烟,他们在七甸歇脚赶路的时候会买一些大饼作为补给食品,饥饿的时候就坐在青石头路上吃着大饼,疲惫感随着大饼的香味消失殆尽。
口齿留香之余,关于七甸大饼的美好传说也在坊间流传,最为广泛的有两个。
一个故事讲到,相传在当地无论谁家有女孩,等到女孩出嫁的年龄时,如果男孩想成为这家的女婿,必须先要做出美味可口的大饼,直到女孩家满意,才会同意把女孩嫁给男孩。
另一个故事更加传奇,相传有一位老人瘫痪在床多年,吃了王掌柜的七甸大饼以后,奇迹般的站了起来,不禁感叹道:“这正是小时候的味道!”
王掌柜大饼店传承了七甸大饼的传统做法,延续了手工制作的精髓,保持着最原始的优良传统做法及味道。
最近几年,在王氏姐妹的掌门之下,又加入了科学的现代创新技术,口感、味道各方面都不断提升。
王家姐妹做出的七甸大饼,光看外形就很吸引人,刚出炉的暗红色圆形大饼冒着热气,直径约 30 厘米,表面上星星点点粘着芝麻、小米和紫苏,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每逢重大的节日,王掌柜七甸大饼店排满客人,尤其是中秋节,除了本地人,就连昆明人都不辞辛劳,早早前来排队,客人更是络绎不绝,这样的场景给老昆明“四街八巷”“三房六桥”描绘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